脐灸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脐灸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巫秋珍曾欣彭小桃

萍乡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西萍乡?3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及观察脐灸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淋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采用穴位脐灸(双水道、气海、关元、中极)3-5天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膀胱潴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都有明显下降,自主排尿全部恢复,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升高,减轻了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脐灸治疗“淋证”,能显著降低膀胱潴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效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是治疗“淋证”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淋证”患者中医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脐灸;淋证;临床疗效观察

“尿潴留”中医称之为“淋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除中枢性病理损害以外,常与颅内压升高,应用脱水剂及大量输液导致尿量增多,反射性引起排尿障碍等有关,也多与脾、肺、肾三脏有关,膀胱气化不利时导致“淋证”的主要原因,水热互结症见小便量小,热赤或闭,小腹胀满、大便不畅,甚或喘息神昏;膀胱淤血者小便滴淋不畅,或尿如细线,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隐痛;肾阳不足症见小便淋漓不尽,排出无力。常由于膀

胱颈部以下严重梗阻突然不能排尿,使尿液潴留于膀胱内,由于膀胱过度充盈,逼尿肌发生弹性疲劳,暂失尿功能,症见小便费力,排出不畅,重者数小时不能排尿,发生一时性”淋证”而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引起下腹疼痛,十分痛苦。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采用脐灸治疗”淋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淋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80岁。两组资料患者性别、按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淋证”的诊断标准【1】

1.3排除标准两组患者均排除尿路狭窄,重度前列腺肥大、膀胱颈或输尿管结石和肿瘤阻塞性”淋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脐灸治疗。(1)采用的腧穴:双水道、气海、关元、中级等(2)脐灸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在上述穴位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铺灸。具体操作如下:选择体位: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穴:医者用拇指指甲沿神阙至中级穴按压“十”痕迹。消毒:以75%酒精棉球沿施术部位自上而下常规消毒3遍。涂抹姜汁:沿施术部位涂抹姜汁。撒脐灸粉:沿施术部位撒脐灸粉,使之成线条状。敷盖桑皮纸:将其盖在药粉上面。铺姜泥:把姜泥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上,要求下宽上窄呈梯形。放置艾绒:在姜泥上面放置橄榄形艾炷艾绒。点燃艾绒:点燃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燃自灭。换艾绒:连续灸完3壮。移去姜泥:灸完3壮后取下姜泥。轻擦灸处:用湿毛巾轻轻擦干净灸后药泥。

2.2对照组局部热敷及按摩

2.3治疗指标排尿次数、膀胱潴留尿量、泌尿系感染以及自主排尿恢复情况。

3临床疗效观察

3.1痊愈:治疗1~2次,自主排尿,膀胱功能和排尿效率正常,无残余尿量;显效:治疗3~4次,自主排尿,膀胱功能和排尿效率正常,但残余尿量>90ml;有效:治疗5~6次排尿功能不稳定,次数增多,残余尿量>70,靠间歇导尿排空膀胱;无效:治疗7次级以上无自主排尿,仍靠导尿管等方法排尿。

3.2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淋证”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P<0.05有显著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4讨论

“淋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常由于膀胱颈部以下严重梗阻突然不能排尿,使尿液潴留于膀胱内,由于膀胱过度充盈,逼尿肌发生弹性疲劳,暂失尿功能,症见小便费力,排出不畅,重者数小时不能排尿,发生一时性”淋证”而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引起下腹疼痛,

十分痛苦。脐(即神阙穴)在腹部中央,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经穴,与经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神阙穴居脐中央,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为经之海,因此刺激此穴对五脏六腑具有调节作用),又因脐部的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因此脐部透过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有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可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脐灸双水道、气海、关元、中级等腧穴,可缓解甚至松弛痉挛的尿道和膀胱颈括约肌,使排尿功能恢复正常。在”淋证”的疾病状态下,通过脐灸上述腧穴,可鼓舞膀胱气化功能而达到启闭通尿的功效,脐灸新疗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疗效满意,较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