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分析

/ 1

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分析

周倩倩殷宗香

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262100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官中极为常见,30~50岁的育龄妇女是高发人群,其直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只有0.4%~0.8%左右的癌变率,但是仍然不可忽视。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是规避病情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次调查以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旨在为子宫肌瘤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诊断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25例患者腹部B超诊断,患者年龄分布在(24~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3.5)岁;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阴道B超诊断,患者年龄在(25~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3.7)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无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且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无超声检查禁忌症。

1.2方法

对照组:行腹部B超诊断。在临床诊断之前,要保证膀胱充盈,然后开始临床诊断,患者要采取仰卧位;然后,诊断医生在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横切、斜切、纵切检查,并且仔细地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检查直肠子宫陷凹处以及宫旁附件处是否具有异常包块,并且科学地判断包块与子宫的关系,另外,还要观察患者的盆腔内是否具有液性暗区。

观察组:行阴道B超诊断。在临床诊断之前,嘱患者排尿,然后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用一次性避孕套罩住阴道探头,套内外均涂以消毒耦合剂。医生戴手套,右手持探头柄,将探头缓慢送入阴道穹窿部。操作时倾斜、推拉、旋转探头柄,以观察全部盆腔结构。认真地检查患者的盆腔内情况,包括:子宫大小、直肠子宫陷凹处以及宫旁附件处是否具有异常包块、盆腔内是否具有液性暗区等。

1.3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诊断影像表现

观察组诊断影像更加的清晰、完整,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患者的病灶实际情况,即:更加全面、真实地呈现出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形态、内膜厚度、附件、内部回声特征等实际情况,且方便诊断结果的处理;而对照组临床诊断影像较为模糊,难以完整地反映出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形态、内膜厚度、附件、内部回声特征等实际情况,需要经过影像后期处理,且后期处理只能弥补影像的清晰度,不能改变数据缺陷,容易出现误诊现象。

2.2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92%(23/2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2%(18/25)(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妇女中发生率高达20%~25%。现阶段,B超及腹腔镜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肌瘤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手段,确诊后依据患者的生育要求、临床表现等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子宫肌瘤(良性)一般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该病具有生长缓慢、平滑肌源性特点,发病早期,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出现是伴随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增大产生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拖延,病情会随子宫肌瘤直径的增大而恶化。因此,及早的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子宫肌瘤平滑肌源性特征比较强烈,主要是通过增生的平滑肌交错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导致急性发作,而且一般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该病病情程度与子宫肌瘤的增大呈正相关关系,待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增大到一定程度,患者便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压迫症状、月经期出血量过多,甚至出现不孕。有相关研究证实,子宫肌瘤与雌激素过多具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雌激素过多患者易患子宫肌瘤,而且子宫肌瘤临床表现常出现两种病理状态,即:单发肌瘤和多发肌瘤,因此,该病需要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等)。腹部B超诊断子宫肌瘤,具有成本低、图像清晰、效果明显、无创等优点,经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比腹部B超图像更清晰,显示率高,无需充盈膀胱,可免去患者大量饮水、憋小便之苦恼,还具有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优点,而且更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受检者的生育功能,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92%(23/2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72%(18/25),提示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