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营血理论在HIV/AIDS中应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卫气营血理论在HIV/AIDS中应用初探

岑维璠韩平武

岑维璠韩平武(广西合浦县中医医院广西合浦536100)

【摘要】从卫气营血理论探讨艾滋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认为艾滋病属中医伏气温病范畴,HIV一词应收入中医术语文库中,艾滋病毒以湿为主。为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卫气营血理论HIV/AIDS伏气温病

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发现的新病种,虽然现代医学对其病原及发病机制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至今仍未能找到治愈的方法。同样也是中医学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当前中医对它的认识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试从卫气营血理论内涵及HIV/AIDS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无论在中医学或西医学中皆为新病种,故在中医古籍中也难找到明确的记载。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的发病是由艾滋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毒能感染辅助T淋巴(T4)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丧失功能,抵抗力极度低下,导致其它病原体感染或发生肿瘤而死亡,它是一种损害免疫系统的传染病。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经血液、性接触、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已明确责之精、血,与一般温病、温疫不同,目前不少专家称其为疫毒,温毒、疫病之气、毒邪、虚劳等诸家认识不一,似乎也不甚完善,不如直呼其为艾滋病病毒。因艾滋病病名中医己接受,其“病毒”也可溶入中医术语文库,更为料学、客观、准确。如是说并不影响中医主流,也不背中医西化之过,而是进一步充实了中医的病因病机内容,为中医的辩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

按《内经》“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乃至《诸病源候论》“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之说,应将AIDS归于温病学中。HIV侵入体内,直入营血,伏于膜原,流溢三焦,正邪交争,竟达数年之久而无外露,当营气渐耗,卫气失固,病毒自内发于外,故属伏气温病的范畴[1]。卫气营血理论内涵

卫气营血在中医理论中,多宗近代温病学说,作为温病的传变规律并据此以辩证论治,艾滋病虽与一般温病不同,也无卫气营血次第传变规律,但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明显反应出卫气营血的内在变化规律。HIV入侵人体后,气血首当其冲,以致卫气营血功能失常,而使三焦所属脏腑产生病理变化的具体反应。

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维持着生命机体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基本功能,代表人体的正气,是机体内部平衡的基本因素。HIV侵入人体后,通过气血异常的内在病理变化才能发病,卫气、营气、宗气、血气等皆为正气,是以气血为基础,其充足及功能协调与否决定了正气的强弱,影响到邪正盛衰的变化;而气血为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阴阳与气血属性相同,阴阳失调源自气血的失常,脏腑组织升清降浊,推陈出新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来维系,气机的这种功能又以血为物质基础。故艾滋病的基本病机与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息息相关。艾滋病毒的致病特点及性质

首先,艾滋病毒具有伏气温病的致病特点,但其染易的途径与传统伏气温病又有所不同,HIV随精、血内侵人体,直入营血,而不是乘虚而入,故不问男女、老少、强弱皆相染易,病状相似。HIV先犯营血,使卫气营血功能失常,伏于膜原、稽留三焦,正邪相争,势均力敌,呈相对稳定状态,竟达数年或数10年之久而不发,此为潜伏期。在潜伏期间,正邪交持,久之则呈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象,此时卫外不固,易随季节及体质等不同,而被六淫之邪诱发,迅速出现卫分病证或阳明气热等急性外感症状。常见发热,身热不扬,午后发热或寒热往来,头身困痛,咽喉肿痛,纳呆腹泻或恶心呕吐、皮疹、瘰疬痰核、舌苔厚腻等湿热郁结气分之象,湿浊中阻,少阳三焦气机不利,气滞津凝痰结,或外淫肌肤血络。HIV潜伏三焦膜原期间,常有疲乏、消瘦、腹泻、自汗或盗汗、易于感冒或肿瘤。舌质淡黯,舌苔腻浊或舌暗红少苔,脉软弱无力等。气血失和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损伤五脏阳气,使津液不得正常循行输布,停留聚集而成水湿。此时HIV持续侵蚀损伤三焦元气,导致多脏气阴或气血阴阳伤耗,三焦气滞津凝痰结血瘀,痰瘀是气血病理变化的必然结果。由于HIV长时间持续破坏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元气损伤日益加重,潜伏的HIV大有萌动鸱张之势,若遇外感、劳倦、饮食、七情等诱因一触即发,出现持续发热、消瘦、或咳嗽气喘、或洞泄如注、各种皮疹或斑疹、瘰疬肿块或神如愦、痴呆如癫、或鹅口疮,面色黧黑或暗红,舌苔花剥有白霉,脉微细弱或大而芤等,湿热弥漫三焦上下内外,化热化燥深入营血,多脏精气被严重损耗、衰竭、险证从生,终至阴阳离决而亡,此即为AIDS期。

在HIV/AID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来看,HIV粘附着精血侵入人体,精血皆具粘腻特性,湿性较明显,故病程长、缠绵难愈。从临床证候表现艾滋病初起低热或身热不扬、头身困倦、胸脘痞满、苔腻、脉滑等及其演变比较符合湿邪为患的特点。在长期患病中多见咳嗽、泄泻、口糜、瘰疬,各种皮疹斑疹、溃疡流水、发热、口粘、带下粘稠等皆与温病湿热毒邪的特征相合。所以艾滋病毒性质以湿为主,湿毒是其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的病理基础[2—5]。

由此可见,HIV属湿毒为患,内侵血分,潜伏于营,客居三焦,损耗正气,气虚贯穿始终,而易被六淫、劳倦、七情、饮食等诸多诱因的侵袭,使HIV进一步肆虐三焦上下内外,化热化燥深入营血,甚或热毒炽盛,引动内风,引起各种血症或神志异常症候,导致多脏器衰竭,元气败亡。因而对HIV/AIDS的治疗,针对卫气营血变化,施予清热解毒,化浊逐邪,疏达三焦,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治法,并着重于气血调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利民.危剑安.黄霞珍.等,从中医理论淡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中华中医药杂志(J)2005.20(2).

[2]刘爱华.谢世平.郭选贤等,艾滋病从湿热辨治临床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

[3]余娟.陈可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报告(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4

[4]李致重,艾滋病机会感染治案2则(J),新中医,1995.27(12):14

[5]杨效华.姜良铎.郝瑞福.等,在东直门医院诊治首例艾滋病报告(J),北京中队药大学学报,1996.1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