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主旨解读视角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宝玉挨打》主旨解读视角浅谈

魏凤莲

魏凤莲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266000

我们在学习《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时经常把虚伪的礼法观念和专制的家长制度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以褒扬的词语来评价贾宝玉的行为,把它定义为“自由、民主”。可是在真正的课堂交流中我们“既定”的这种观点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当放下课堂的约束和老师权威的引导时,我们会听到来自学生心灵的真实的声音。

在给了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后,我告诉同学们在真正上课之前老师想听听大家读后的真实感受,大家可以随便说,这不是正课。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发言:

1.看完《宝玉挨打》之后,我对课下注释中说的“这篇选文描写了封建正统派贾政对传统思想的叛逆者贾宝玉施加的一次暴行”产生了疑问。贾政是“一个封建正统派”没问题,可贾宝玉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叛逆者”却值得商榷,因为这个词存在着明显的褒义。宝玉不是为了反封建而放荡不羁,而是因为放荡不羁而成了反封建的斗士。许多人读书恰恰颠倒了因果,我认为宝玉当时所做的那些事并不是有意识地反封建。

2.我认为宝玉就该挨打,因为即便去除误会的成分,他做的一些事就是放在现代社会也会让父母伤心绝望。

3.我认为宝玉不该挨打,因为他的父亲根本就不问青红皂白,误会了他。再说,这些事就算是宝玉做得不对,他们也应该先考虑一下他们平时的教育方法,溺爱之下难成材。

班级的“争鸣”氛围非常热烈,大家在“宝玉该不该打”以及“我们到底该批判谁和赞成谁”上分歧相当大,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从文本中看到的是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和一个不体谅父母、一味追求个性张扬的儿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再按部就班地“告诉学生”——封建礼法制度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压抑与扼杀,就等于我们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为语文课就是照本宣科,这节课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因为学生的认识根本还没达到这个层次,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愿意达到这个层次。就像在我们的授课之前学生就知道《祝福》的主题是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中心是讽刺沙皇专制统治,学生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在社会和政治背景之外,里面更接近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和生活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人性人情的东西。

张志公先生这样说过:“为什么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那么喜爱文学?我以为,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极富有创造性,文学也是海阔天空的创造性思维,思维的路子合拍了,发生共鸣了,促使他们思想更活跃了。”其实,《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如上面学习《宝玉挨打》这个案例,学生真正钻进去了,思维便活跃起来,这时候便真正具有“发言权”了。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经这样说过:“阅读教学内容,学习的‘起点’建立在‘学情估量’上,在学生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上。而学习的‘终点’为达成‘学习目标’,它离不开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根据王教授的观点,鉴于以上学生对于文本的认识水平,教师不妨就把这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在正确对待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代沟上。父子之间激烈的冲突在我们现代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父亲望子成龙没错,儿子追求自由平等的别样生活也是对的,这样的冲突就是一个青春期叛逆少年和严厉父亲之间的矛盾,我们没必要非要把它说成是批判封建卫道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自己真正的梦想爱好和父母对自己学业的期望大相径庭,这自古就是一个代际之间的问题,怎样才能找到平衡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话题。既然学生能在文本中读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老师就不该回避。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读出这些,教师也应该把自己研读的体会和他们交流,对其荒谬的东西也毫不客气地进行否定。

在这节课中,我们通常还会教学生通过众人对宝玉挨打的不同反应来分析这表面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这个时候我们是企图让学生分析出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诸人眼泪背后真实的内心,好像非要让学生说出贾政王夫人的哭都并不是对宝玉的真情,而是出于自身利益或者说后半生依靠的考虑,可是同学们的观点往往是打在儿身疼在娘心、父母就是心疼孩子以及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前途而失望的心理,好像我们把它分析得复杂了,学生反倒不感兴趣了,或许这些连作者自己也没想到。

回顾这节课,我也在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以及教育的现实,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不希望孩子能光宗耀祖?为此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除此之外我们何曾过多地考虑过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情况下学生丧失了自己的言语系统。

如果教师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永远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我们自认为无论多么优秀的课堂都是隔靴搔痒的形式,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重视学生原生的阅读体验,就是关注学生的思想水平、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才懂得一节课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改变一个人很难,但是因势利导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这节课让我对张志公先生说的“只要老师少析一些,少灌一些,多导一导,足够了”感受更深刻了。只要我们做到这两个“少”,类似《宝玉挨打》的文学作品主旨解读案例将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充满活力的美丽“春天”。

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立体的,我们可以有很多的解读角度,关键看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他们对此的理解程度,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解读角度,也就是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以及对此的评价状态,再确定我们到底要借助文本传达给学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