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7起桐油果中毒事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广西宾阳县7起桐油果中毒事件分析

葛兰香李汝新李启新

葛兰香李汝新李启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30400)

【摘要】目的:了解宾阳县桐油果中毒的特征及引发原因,为预防与控制桐油果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04~2011年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理的桐油果中毒事件资料。结果:2004~2011年,宾阳县共发生桐油果中毒事件7起,中毒59人,罹患率25.43%。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小学,每年的9~12月是事件发生的季节,小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误服。结论:应加强农村小学生、幼托儿童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桐油果;中毒

【中图分类号】R15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52-01

急性桐油果中毒事件常有发生[1~4],通过分析2004~2011年以来发生于宾阳县辖区内7起桐油果中毒事件,了解宾阳县桐油果中毒的特征与引发原因,为预防和控制桐油果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4~2011年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调查资料。

1.2病例诊断标准

有误食桐油果的历史,进食0.5~4.0h出现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者。

1.3统计分析

将所有相关资料采用Excel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事件发生情况

2004~2011年宾阳县共发生桐油果中毒事件7起,发病规模5~15例/起,中毒59人,无死亡,罹患率25.43%(59/232)。其中2004年2起,中毒11人,罹患率100.00%;2005年1起,中毒7人,罹患率100.00%;2007年1起,中毒15人,罹患率10.20%;2008年1起,中毒10人,罹患率100.00%;2011年2起,中毒16人,罹患率28.07%。

2.2事件发生特征

事件发生于农村小学的有5起(占71.43%),中毒48人(占81.36%)。发生于野外的有2起(占28.57%),中毒11人(18.64%);以本地居民为主的事件有6起(占85.71%),中毒54人(占91.53%)。以外来民工为主的事件有1起(占14.29%),中毒5人(占8.47%);每年的9~12月是中毒发生的时间;中毒者年龄在5~44岁之间,其中5~13岁最多,共54例(占91.53%);中毒者职业:幼托儿童6例(占10.17%)、学生48例(占81.36%)、民工5例(占8.47%);中毒者性别:男性43例,女性16例,男.女罹患率分别为32.58%、16.00%,经检验罹患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8.24,P〈0.001)。

2.3中毒原因

7起事件中,将桐油果误认为板粟进食的有6起(占85.71%),中毒54人(占91.53%),中毒者主要为幼托儿童及小学生。误认为核桃的有1起(占14.29%),中毒5人(占8.47%),中毒者主要为外来民工;桐油果来源于亲自采摘为主的有5起(占71.43%),中毒39人(占66.10%)。于路边捡拾为主的有2起(28.57%),中毒20人(占33.90%)。

2.4中毒临床特点

59例患者进食桐油果量在8~50g之间,最短潜伏期30min,最长潜伏期4h,潜伏期中位数为50min;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19例(占32.20%)、恶心59例(占100.00%)、呕吐59例(占100.00%)、腹痛55例(占93.22%)、腹泻35例(占59.32%),个别伴有口干、胸闷、乏力等。

2.5事件发现及报告情况

事件发生至被发现间隔时间为10~20min,发生至就诊时间间隔为40min~2h,发生至报告到病预防控制中心时间间隔为1.5~3h。首次发现及报告者:教师5起、家长1起、进食者1起,报告者首次报告的单位全部为当地医疗卫生单位。

3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宾阳县桐油果中毒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事件主要发生于农村小学;中毒者主要为5~13岁幼托儿童与学生;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每年的9~12月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桐油果成熟的时间一致;中毒的原因全部因误服引起。

桐油果含有桐酸、油酸、饱和脂肪酸、亚麻油及植物纤维等物质,误食后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征象,因食入量和个体差异的不同征象轻重不一[5],严重者可引起心、肝、肾损害[3]。中毒事件发生后,根据中毒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呕吐物中的残渣、呕吐物中的桐油味,结合吃剩下的桐油果辨认以及对桐油果来源的追溯,中毒很容易被识别。7起桐油果中毒事件中6起于事件发生后10~20min被老师、家长识别,所有患者于中毒后40min~2h内得到治疗,因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救治及时,59例中毒患者者无1例重症病例出现,无1例死亡。

桐油果外形似核桃,果核似板粟,易误食而引起食物中毒。针对宾阳县桐油是中毒的特点及原因,建议采取的防控措施如下:教育、宣传等部门应加强对学生、幼托儿童、外来民工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在桐油果成熟的季节,要强化宣传,教育他们不可私自采摘野果进食;学校或村屯周围有油桐树的学校老师、村干部以及家长应于油桐树下设立警示牌,告诫学生、儿童以及外来民工油桐果有毒,不可食用;加强对桐油果加工单位的监管,要求加工单位在运输桐油果时应严格包装,避免果实抛落路房。凉晒果实时有专人看护,避免行人误食;继续加强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识别能力及自我救治能力,避免重症病例出现及中毒死亡病例发生。

参考文献

[1]徐里强.关于一起因桐油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457.

[2]钟金群,钟国京,杨焯林.一起误食桐油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6,22(3):199.

[3]刘俊杰.部队野外驻训四起急性桐油果中毒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2):251-256.

[4]华丹,潘小梅,贺程琳子.19例桐油果中毒儿童集体中毒的抢救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164-165.

[5]赵燕,向亚辉、易秀英.71例桐油中毒病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37.

作者简介:葛兰香(1966-),女,广西宾阳县人,大学专科,卫生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