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阳
(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辽宁沈阳110033)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在我国大多人口较少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能够在人口规模如此小的一个族群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得以维持下来,必定具有其特别的价值。因此,本文以锡伯族文化为例,研究锡伯族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状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这种文化,从而积极采取措施更好地保护以及引这种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下去。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由小见大,在人口较少的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发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发展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以锡伯族文化为典型研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对这一民族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译音和写法的称谓。关于锡伯一词的含义,有很多中说法,其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为瑞兽或带钩,如《汉书·匈奴传》中所称的“犀毗”;另外一种被很多人接受的说法为地名。即大约在海拉尔迤南室韦山一带,被称为锡伯,而居住在这一带的人也因地名而得名;锡伯民族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鲜卑的后代,在民间对这种传承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目前,锡伯族人大多集中分布于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此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基余的锡伯族人大多散居于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及北京地区等区域。根据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现实,锡伯族人口数大约为188824。在语言方面,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主要通用汉文和蒙古文;而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主要使用锡伯语,一种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满语文。在文字方面则有锡伯文。锡伯族是我国文化接受性较强的民族之一。它从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与不同的部族或民族之间有着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因而,锡伯族文化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在该文化中诸如原始信仰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藏传佛教)以及儒家文化等文化痕迹都有所存在。在现代多元文化的格局下,锡伯族传统文化要起到保持其民族性和稳定的,同时还要具有时代的更新性,在不失连续性和生命力的同时,还要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因此,锡伯族的文化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人文课题。
民族民间文化是指由某一特定民族或者一特定区域的人类群群通过世代相传的,留存于民间的,可以较好地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人群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以及其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群体特征以及宗教信仰等诸多内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个总和。因此,民间文化属于一种下层文化,在大众或者老百姓中流传。一般来说,这种文化有着极为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大多融合在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或手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里。有着突出的历史价值,很多民族的民间文化一般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之一。因此,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人类保持自身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二、以锡伯族为例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分析
1、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来说,语言的这种作用尤其突出。在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除俄罗斯族以外,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这些民族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只有依靠语言。但目前,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正在流失,已经陆续出现了诸如借用其他民族语言或是本民族语言语法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趋势。
在锡伯族的语言的现代发展中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锡伯族语言文字是作为满语满文的一支来传承和发展的,这种语言因为社会的变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转用的现象。世居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的先民们,大约到金朝时,在语言方面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当时的女真语和女真文。而在从元朝到明末清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由于锡伯族又一直生活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因此,锡伯族又普遍使用了蒙语文,但仍保留了母语的传承,这就是在历史所记载的那种“非清非蒙”的语言,即鲜卑语和女真语结合以后产生的语言。而到了清朝,锡伯族在接受了满语的基础上,又完全接受了满文。此后,东北的锡伯族和满族一样,在清后期,又逐步习用了汉语汉文。而迁居到新疆戍边的锡伯族,由于长期居住相对集中和封闭,则一直保留了满语满文的使用。直到1947年,在新疆的一些锡伯族人士组成“文字改革委员会”,将满文原有的131个音节中的13个音节废除,并新制了3个音节符号,改革为新的锡伯文,并加以推广。自此,锡伯文的地位得以确立。但此后在汉语言为主流语言的社会环境中,锡伯族语言处于弱势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只有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后代仍然坚持在使用锡伯语,而留在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锡伯族已经全部使用汉语。当我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又使锡伯族语言再一次受到历史的冲击。
2、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对于锡伯族来说,早期居住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锡伯族主要继承了鲜卑族的服饰文化。这种服饰既融合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独特生活气息,又结合了浓郁的东北地区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而从近代至今,锡伯族的服饰先后分别受到蒙古族、满族以及汉族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锡伯族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穿或很少穿戴自己的民族传统服饰了,一般只有在传统民族节日到来时或开展民族传统活动时,锡伯族人才会重新穿上民族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活动的氛围相吻合,这就使得锡伯族的民族传统服饰逐渐成为锡伯族参加节日活动的一种礼服。
锡伯族传统服饰的礼服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锡伯族的服饰历经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陶冶,并随着锡伯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与其他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过程,不断地得以完美改进,从而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民族服饰。这一民族服饰不但反映了锡伯族传统特色,同时又适应了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并且不断加入时代的前进因素。
3、民族舞蹈
如果民族舞蹈是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被传承下来的,那么这种民族舞蹈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一种是在民俗仪式中形成的比如主要在进行祭祀时使用的舞蹈,是民族仪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则一般被称为民族仪式舞蹈。由于这种民族仪式舞蹈主要是依赖民族仪式为生态环境而存活的,因此会因为民族仪式的消失,要么也消失,要么会改变其功能和形态得以再生。另外一种则是在民俗活动中形成的舞蹈,比如在民族节日中出现的舞蹈,这种舞蹈主要是以特定节日或特定民俗时期为生态环境而存在,如果特定民俗活动消失或被其他民俗活动所取代,则该民俗活动中所形成的舞蹈也会消失或产生一定的变异。目前,我国这两类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消亡情况都特别严重。
锡伯族是传统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一般每当有较大规模的集会时他们都会边唱边舞。锡伯族的舞蹈主要有萨满舞、狩猎舞、射箭舞以及手鼓舞等古典舞形式,另外,也有面具舞、请安舞、单点舞等贝伦舞。其中,萨满舞是锡伯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主要在表演时,具有根据不同的表演对象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舞蹈的随意性动作,并且会形成富有规律的人体律动和质朴、生动以及遒劲的舞蹈风格。该舞蹈的舞步主要有脚尖矫健有力的特点,主要显示了一种敢于和人世间一切邪恶战斗到底的民族信念。
4、民歌
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其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留传的数量非常有限,但在歌曲的内容上却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在西迁的200余年的来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的特色,这些歌曲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以及叙事歌等形式。例如著名的《额什葛尔之歌》有1000多行,歌中既叙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又刻画了清代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等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歌曲的语言生动,叙事的情节感人,堪称一个典型的民族英雄史诗。
5、锡伯族风俗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有很多。首先,在住宅方面主要表现为早期的锡伯族住宅包括帐篷、马架子、尊房、厢房等特色结构。新疆锡伯族在西迁戌边屯垦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保持东北地区锡伯族住宅的特点。知道现在,在新疆锡伯族居住的村落还处处可见那种砖土混合结构的长方形或四旋式走廊住宅。不过,现在有的农户已经开始修建富有现代建筑特色的小楼房。
锡伯族的民族节日主要包括有西迁节和抹黑节。西迁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所以又称“四一八”节。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锡伯族人民从盛京(沈阳)出发的日子。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又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
6、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
锡伯族如今的渔猎活动是古代锡伯族的渔猎生活在现代的一种传承。新疆锡伯族目前的打鱼作为一种娱乐性副业,方法主要包括拉网、结网和扳网等。而新疆的锡伯人则将围猎当作了冬季的一次集体性的娱乐活动。射箭活动如今在新疆的锡伯族居住的地区非常盛行,锡伯人对射箭运动有着特殊的执着和热爱。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素有“箭乡”的美称,这里具有浓郁的弓箭文化气息,高明的箭手会被誉为“巴图尔”,即勇士的称呼,且倍受乡里乡亲的崇拜和喜爱。
7、锡伯族的信仰内容
锡伯族的信仰特点在于虽然族群较小但信仰却多元。在锡伯族不但有萨满教信仰,还有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信仰等,其中萨满教是锡伯族的传统信仰。锡伯族的萨满教主要是指建立在万物有灵上的一种祖先崇拜,其表现出人类信仰在初期的那种质朴性。萨满教属于一种在物质与精神发展水平都低的原始时代的精神支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协调人们心智的作用,并且对文化传承也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虽然对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但同时给了锡伯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机会,使得锡伯族文化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顺延到今天,正是与古代北方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并不断吸纳各种文化的营养而最终形成的。
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对策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就是衰退的出现,虽然有些文化的衰退是一种必然趋势和不可逆转的环节,但有些民族文化则是处于一种可以被阻断或者延缓的衰退。因此,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必须采取区别对待。对诸如锡伯族传统文化这类的我国民族文化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利用摒弃和弘扬等手段来保证这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1、应保护利用那些历史价值高于现实价值的文化遗产。对于锡伯族来说,那些早已消失的但却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一些在渔猎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及生活器皿等;一些不再使用的或无法传承的技艺;即将消失的民族语言;旧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宗教仪式等,都忠实地反映着该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在文化中保留着该民族相当的历史文明。对这些认为遗产,不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对其传统文化进行抢占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资源被利用进行开发和利用。
2、需要弘扬可以体现民族特征或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这些文化的精华成分主要体现在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实际上,我国目前许多文化现象是“精华”与“糟粕”的混合体,我们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同时其实就意味着在摒弃“糟粕”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慎重地识别、区分和对待。例如,锡伯族传统信仰中的那些消极、迷信的东西,也有朴素的自然环保的一面,就必须要进行弘扬;锡伯族的萨满神具和舞蹈等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原素,应该并已经被逐步吸收到现代的歌舞中,从而成为民族文化的显性文化符号得以保留和弘扬。在现实工作中,此类传统文化的扬弃工作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
3、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所有者的意愿,适度地引导文化变迁。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外来文化的补充以及对所处环境的适应,因而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不断变迁或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社会隔绝,或者将其文化“冷冻”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这不仅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而且对该民族发展权乃至生存权亦构成侵犯。同样,对于“人口较少民族”,通过“供养”来“原汁原味”地保护其传统文化,也是事倍功半的。
4、要及时适度地引导文化变异。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在周围强势文化的包围之中处于“弱势”,加上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仅仅依靠其自然的文化变迁常常无法达到保护其文化的目的,特别是在文化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外力的引导。
最后,文化的变迁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过度地主导或推动文化的超前变异都可能会导致文化发展的异变性。将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所得到的是一条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途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改善了民族的物质生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转型,并且激发了他们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这一过程中已经也是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使当地人比以往更加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必须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尊重其文化展示与阐释权、文化资源的所有权及收益权,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繁荣文化与发展经济“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