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67-02
【摘要】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也是我们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穿刺能否一针见血,直接影响着病人的诊断、治疗和身心健康,也反映了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穿刺能否成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对策
1静脉特点方面
1.1浅显粗大静脉:此类静脉富有弹性,充盈饱满,穿刺一般都易成功[1]。若思想不重视,随意施行,失误也是有可能的。
1.2深隐不显的静脉:此类静脉隐于皮下脂肪里,外观不易察看,必须在扎上止血带后按血管解剖位置分布特点,用手指触摸往往有一种条索状的饱满感,按压有弹性感,活动性小,只要掌握深浅度和方向,一手触摸一手进针或记准触摸的条索感在表皮的投影位置上进针,往往收到满意的效果,一般选肘部静脉。
1.3细小静脉:此类静脉的特点是管径小,常见肢体末端的小静脉和小儿头皮静脉,适当的按揉、扎上止血带,气温低的情况下或肢端凉冷可先温热肢端使静脉充盈,选用小号针头进行穿刺,也通常能收到满意效果。
1.4滑动性静脉:此类静脉见于皮下脂肪少、消瘦的患者,血管活动性大为主要特点。止血带扎在靠近穿刺点,右手拇指压住穿刺点的下面或左手拇指在止血带的下面分别固定穿刺点的上下两端,称之为“捉拿”性手法,以锋利的针头稳准快速在血管正中刺入静脉。
1.5硬化缓流性静脉:此类静脉空隙小,弹性差,回血较慢,选用较小的针头稳步进针通常是成功的,但观察回血不宜操之过急。
1.6脆性血管:此类血管常见于慢性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缺氧,体质差,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的病人,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强,对这类血管如不慎重很容易穿破。因此选用较小的针头,小心轻柔缓慢地进针,常可避免失误。
1.7充盈不足的静脉:见于脱水、休克、衰竭等病人,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障碍,此类病人血管塌陷而至血管扁平,弹性差,皮肤表面隐约可见,不清晰,穿刺前局部热敷,扎上止血带适当的做向心按摩,拍打穿刺部位使局部静脉充盈再穿刺,也常获胜而不失抢救之际。
1.8水肿病人的静脉:由于组织间积液遮盖了静脉血管,穿刺前按摩推压局部使局部积液暂时消退,扎上止血带等待静脉显示抓紧时机穿刺。
2选择静脉方面
2.1穿刺前必须由操作者本人认真选择好静脉,否则也易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2.2穿刺静脉的选择一般遵循四条准则
2.2.1选择暴露明显的或外界因素作用能显示的静脉。
2.2.2选择至少要长于针头1/2的直行静脉,有利于针头与血管内径保持平行。
2.2.3用于输血输液要选择便于固定的静脉。
2.2.4选择针头斜面到达处无静脉瓣的静脉。
2.3骨突部凹陷处,关节活动及有创伤处进针不方便的静脉,尤其是不宜作输血输液用。
3精神心理因素方面
护患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2]。静脉穿刺虽然纯属技术操作,主要在于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但也常会受到操作者、患者心里精神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3.1精神心理状态不稳定的人,如给领导、亲人、熟人穿刺时或遇考试考核当众表演等情况时易于情绪紧张,也常使穿刺失利。
3.2遇外界干扰,精力分散,心绪不佳也常失利。
3.3工作忙乱,操作者急于求成,进针粗暴往往欲速而不达,越级越失利。
3.4患者配合不得力,如患儿哭闹,病人躁动不安及病人过于挑剔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穿刺效果。
3.5初涉足临床的新手缺乏经验或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静脉穿刺容易失误。
4用物方面
虽然近年来用的是一次性输血、输液器;一次性使用静脉采血针;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但有时也遇有针头带钩、针头顿平、输液器漏气、漏水、调节器失灵、真空采血管漏气等都给穿刺带来不便,可见物品的优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穿刺前对用物应作必要检查。
5其它方面
5.1针头进入静脉中意外地被堵塞致使穿刺前功尽弃。
5.2针头进入血管长度不够,松止血带过猛导致针头划破管壁或脱出血管。
5.3遇循环衰竭,体质差者,进针后回血缓慢,回血很少,一次性输液器的调节器夹得太低而不见回血等,也常造成假象和错觉使操作者误认为失利而重新穿刺。
5.4针头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内,少许在官腔外,虽有回血但局部迅速肿胀,同样是失误。
6小结
静脉穿刺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项常用而又重要的技术操作,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都离不开它,在治疗诊断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时刻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护士除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善于使自己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同时也要促使病人处在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中,针对各种不同特点的静脉采取相应的技巧和手法,多实践勤操作,才能使静脉穿刺技术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12(1):249.
[2]魏桂荣,于兰.浅议护士心理素质对头皮静脉穿刺的影响.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