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涡阳县中医院安徽亳州2336002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3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安徽涡阳233600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徐家汇200032
关键词:瘿瘤;甲状腺瘤;中医药治疗;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甲状腺肿大,中医称之为瘿瘤,西医称之为甲减或甲亢,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甲亢是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药认为瘿瘤是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圣济总录•瘿瘤门》指出:“山居多廮病,处险而瘿也”。并将瘿瘤分为五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病因病机多因长期忧思恼怒,肝气失于调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形成瘿瘤。或因饮食及水土失宜,《诸病源候论•瘿侯》谓“饮沙少”,“诸山水黑土中”容易发生廮病。在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因情志异常造成的瘿瘤,往往久治不愈,给出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西医用甲状腺素或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等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不能根治。中药治疗从病因着手,疏肝理气化痰补虚,治好了很少复发。下面就用病例见证中医药治疗瘿瘤的神奇效果。
病例介绍:
王某某,女,31岁,家住涡阳县高炉镇,从2012年颈前部开始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影响美观,影响正常的活动,伴乏力,纳差食少,腹胀等症状,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到蚌埠等地检查治疗,诊断为甲状腺瘤,“甲减”,给优甲乐等治疗,不见好转,后又找中医治疗近两年,不见疗效,后听人介绍来诊室求治。初诊日期:2014年10月19日,初来时见颈前肿瘤如拳头大小,按之较硬,妨碍颈部的活动,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略弦滑无力,按其症情,乃系气虚血瘀,痰湿内阻之象,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消结法为治,拟温胆汤加减为用,药用:姜竹茹10克,陈枳壳15克,陈皮10克,姜半夏12克,茯苓20克,炒白术15克,黄药子15克,山慈菇30克,重楼1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30克,醋延胡索2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日期:2014年11月2日,药后颈前肿块已明显缩小,乏力改善,饮食有增,腹胀减轻,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略弦滑无力,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
后电话随访,药后颈前肿块彻底消除,饮食睡眠如常,多年顽疾终于治愈,家人十分高兴,表示万分感谢。
讨论:
本案患者从2012年颈前部开始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影响美观,影响正常的活动,伴乏力,纳差食少,腹胀等症状,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到蚌埠等地检查治疗,诊断为甲状腺瘤,“甲减”,给优甲乐等治疗,不见好转,后又找中医治疗近两年,不见疗效,后听人介绍来诊室求治。初诊日期:2014年10月19日,初来时见颈前肿瘤如拳头大小,按之较硬,妨碍颈部的活动,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略弦滑无力,按其症情,乃系气虚血瘀,痰湿内阻之象,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消结法为治,拟温胆汤加减为用,药用:姜竹茹、陈枳壳、陈皮、姜半夏、茯苓、炒白术理气化痰健脾,黄药子、山慈菇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定惊,党参、黄芪补气,当归、川芎、醋延胡索养血活血消瘀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药后颈前肿块已明显缩小,乏力改善,饮食有增,腹胀减轻,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略弦滑无力,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后电话随访,药后颈前肿块彻底消除,饮食睡眠如常,多年顽疾终于治愈,家人十分高兴,表示万分感谢。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本病的治疗中,黄药子散结消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抗癌消除肿瘤,消除囊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楼能抗癌消除肿瘤,在本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