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西宁市810007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输注前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为到院患者的输血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以达到临床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临床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输血前后机体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在输血后身体Hct、HGB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且上升数值明显比输血前的机体指标要高,但是PLT的指标是比患者在输血前的指标要低的,患者在输液前后机体血液指标均出现了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临床上接受输血治疗后,机体血小板出现了明显的稀释性的现象明显,因此,在临床进行大量输血干预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指标监测。当人体血小板指标明显小于50*100/L时,应及时对患者采取血小板补充干预,以有效避免患者机体因为收到血小板指标偏低的情况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关键词】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凝血功能
临床上对患者采取大量输血干预是指对患者机体输注进自身总血容量的1.5倍左右,或者是患者接受的输血量每小时注入比自身所含血容量的百分之五十要多。临床上常见的需要进行大量输血量干预的疾病通常为临床各类创伤导致的大出血疾病症状。临床存在少部分患者机体出现血液循环超负荷现象、凝血障碍以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临床上为了有效规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通常会给予患者采取悬浮红细胞治疗干预,因此给予患者及时进行血容量补给干预,对改善疾病症状,有效起到预防效果是相当重要的。与此同时,临床上如果单一给予患者进行输血干预,当人体接收到输血量大于5000毫升的时候,部分患者肯能会出现出血现象[1]。所以,为了将患者出血现象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范围内,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对患者输入适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以达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临床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液指标变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着较高的重视度。本文对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临床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临床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参与研究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均在24岁至45岁之间,患者体重均在55~65kg之间,经过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ISS评分处于(22.5+0.6)分范围内,其中出现创伤性大出血的患者10例,产科大出血16例,手术导致大出血20例,其他疾病导致大出血4例。参与研究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手术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的患者机体等基本病例信息均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消毒处理,并给予患者采取常规性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以及血压等进行监测,给予患者进行开放式静脉通路干预,通常采取2~3条通路,在成功建立通路干预后,根据患者机体情况给予适当的乳酸钠林格溶液进行血容量维护。手术开始,当患者机体失血量小于800毫升,可以对患者采取人工血浆干预,以达到有效补充血容量的效果。当患者机体失血量明显大于1000毫升的情况下时,需要及时对患者输注金大量新鲜的红细胞血浆,以达到维持手术干预期间的机体血红蛋白量。尤其是在患者失血量明显超出100%的情况下,需要输注5~10U的血小板,并将血容量保持在12~15cm的血氧饱和度范围内。手术完成后,由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出手术室,并送往无菌病房或者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送入无菌重症病房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干预[2]。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输血前后机体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在临床干预过程中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比较
输血前,临床患者的FIB指标在(2.7+0.4)g/L,INR指标在(1.30+0.3)APTT指标在(40.1+3.8)s;输血后患者的FIB指标在(0.72+0.2)g/L,INR指标在(3.24+0.28)APTT指标在(82.1+5.6)s;患者在输血前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明显,输血前后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大量输注前后Hct、HGB以及PLT指标变化
输血前,患者的Hct指标在(0.21+0.64)%范围内,HGB(54.2+13)g/L指标范围内,PLT指标在(157+21)*100/L范围内;输血后,患者的患者的Hct指标在(0.38+0.81)%范围内,HGB(79+21)g/L指标范围内,PLT指标在(71+14)*100/L范围内;患者输血前后的Hct、HGB以及PLT指标变化明显,且数据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临床手术对大出血症状的输血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改进,并获得了普遍应用。针对于临床上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要在给予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干预下,还需要配合输注一定量的FFP/PLT。临床上及时给予患者进行大量的输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处理措施干预[3]。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输血后身体Hct、HGB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且上升数值明显比输血前的机体指标要高,但是PLT的指标是比患者在输血前的指标要低的,患者在输液前后机体血液指标均出现了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患者在临床上接受输血治疗后,机体血小板出现了明显的稀释性的现象明显,因此,在临床进行大量输血干预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指标监测。当人体血小板指标明显小于50*100/L时,应及时对患者采取血小板补充干预,以有效避免患者机体因为收到血小板指标偏低的情况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程丽霞;杨和军;;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和防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02
[2]曾惠琼;曾德理;庞丽丽;;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8.S1.
[3]刘颖;曹建明;彭阿钦;;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