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课上以情优教的尝试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谈地方课上以情优教的尝试教学

黄晨霞

浙江省浦阳五小黄晨霞邮编322200

内容摘要:在现代教学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因素,地方课程关注的是人的教育,而人的灵魂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以情优教”更为必要。基于当前地方课教学的现状,本文从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情感交流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开发教学资源的生命力,引导活动体悟、课堂教学评价语的多主体化和多形式化、课中交流点评的情感化五方面阐述了通过注重情感教学,不仅塑造了和谐师生关系,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使地方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其中师生之间不仅发生着显性的交流,而且还深刻地发生着精神上的隐性交融,即情感互动。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充满情感并充分表现情感的。

小学高段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快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对自己和老师寄予美好的期盼,表现出更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人际交往互动的愿望。斯卡特金曾说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他给积极性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许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和谐互动的情感回荡在我们的课堂,愉悦教学,情感教学。

地方课程中实施情感互动的策略

一、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情感交流氛围

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时,不仅要制定认知目标,更要精心设计情感目标。如在进行《家乡的河流》的教学设计时,我把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在从状如喇叭的钱塘江到山溪型河流瓯江,体验水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感悟到“水是生命之源”,再补充关于本地的浦阳江等河流污染的材料,引导学生去领悟让“生命之水”常流、让“水之故乡”常青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从写关于节水的格言,到课外护水方案的设计,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从而进一步强化这个情感目标的落实。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具有情境性、独特性的特点。在以情感引领的课堂师生交往中,环境的创设是情感激发的催化剂和情感烘托的助燃剂。让学生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如适当的布置道具、角色扮演、音乐烘托等,在真实的交往话题中,通过唤起师生双方的真情实感,通过自身不断的生成与建构促进教学相长。

三、开发教学资源的生命力,引导活动体悟

经过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地方课程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资源并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教材中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显性情感因素,教师应采用展示情感策略,突出情感的信号和感染作用;对于不带情感色彩但不知不觉能感受其中的隐性情感教材内容,教师应采用发掘情感策略,突出情感的迁移功能;对于蕴含悟性情感因素的教材,教师应采用诱发情感策略,突出它的科学美、对称美和和谐美;对于不含情感因素的教材,教师应采用赋予情感策略,采取人格化、趣味式、轶事插入式的讲解,赋予教材以情感色彩”(卢家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寓教学内容于情感化色彩。

如《交通标志知多少》一课时,若单纯就要求学生学习交通标志,教育效果也就仅仅停留在表面。本课时又蕴含悟性情感因素,所以教学时请几个同学表演随便横穿马路、跨越交通护栏、飙车、酒后驾车、闯红灯、逆向而行等险象环生、触目惊心的场景,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学生会有所感悟:“一个人违反了交通法规,如果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还能享有什么权利?”由此引出课题,使得教学的内容、要求不再干巴巴,而是牵系着学生的情感的描述,让学生对遵守规则能自觉行动起来。

四、课堂教学评价语的多主体化和多形式化

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使之在对学生的教育表现做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学生比较紧张时告诉她:“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后可以说:“你的思维很独特,很有见解。”教师的每一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都会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短则影响一节课的情趣,长则影响一生。学生听了会充满激情,充满求知欲,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来。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自身教学语言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并在课堂中制造出一种氛围,表达出一种情境,无形中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融汇,形成共鸣。

五、课后作业批改的情感化

情感教学的渗透不仅仅是在课堂内,课后的作业批改、考试后试卷的分析都是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方教材的《人自然社会》虽没有作业,但书中有交流题目的设计,它们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学习和情感交流有效的、直接的一种方式。对此,交流中不再只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让激励的、欣赏的、艺术的批语,发挥积极的情感魅力,体现一份情感气息。批改中我们看到有不失真诚的批评式评语,又有带更多积极影响的表扬、鼓励话语。“每次打开你的作业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果认真审题,你也会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同学,不算是好汉”“你最近的进步很大,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表明;当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以一种“对话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并以平等生命体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那么,师生双方都会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愉悦感,课堂生命力也由此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