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强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人民医院164499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显示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低分化腺癌患者15例,小细胞癌3例,鳞癌患者2例。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磁共振成像;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iagnosisofperipheralsmalllungcancer.MethodsTheclinicaldataof40casesofperipheralsmalllungcancerconfirmedbypatholog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7toJanuary2018wereretrospectivelysummarized.Theresultsshowed20casesof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15casesofpoorlydifferentiatedadenocarcinoma,3casesofsmallcellcarcinomaand2casesofsquamouscellcarcinoma.Conclus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isadirectandeffectivemethodforthediagnosisofperipheralsmalllungcancer,which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rognosisoflungcancerpatients.
[keywords]peripheralsmalllungcance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iagnosis
周围型肺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是胸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国际抗癌协会的肺癌分期,来选择治疗肺癌的方法。近年来,伴随着大气的严重污染,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一种高发病率、低治愈率的疾病,其病死率占据了整个恶性肿瘤的首位[1],且呈现低年龄发病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伴随着放射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做好早期肺癌的诊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诊断是目前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首选方法,疗效已得到了临床众多医生的公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穿刺病理证实,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42岁,病史1~6个月,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者7例。组织学分型: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低分化腺癌患者15例,小细胞癌3例,鳞癌患者2例。所有病例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前没进行过任何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
1.2方法
扫描仪系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TomikonBMT1100常导型金身扫描装置,所有病例采用仰卧位,患者于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实施冠状+横断切面扫描、冠状矢状切面扫描以及矢状+横断切面扫描等。每一患者检查平均约需数分钟。观察病灶周围和内部的结构、特征以及与周围相邻组织的关系。
2结果
2.1正常健康人的MRI征象显示
正常健康人行MRI结果显示胸部的一般结构较为清晰。可以清楚辨别肺段以上的支气管冠状切面,通过影像可视血管腔内流动的血液不产生信号,界限清楚,由简单的血管、支气管轮廓伴少量脂肪组成,气管和支气管壁为灰白色、管腔为黑色。
2.2周围型小肺癌的MRI征象显示
2.2.1病灶部位及分布40例周围型小肺癌发病部位位于右肺的有24例,位于左肺的有16例。其中,右侧肺门5例,左侧肺门6例,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7例,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2例。
2.2.2病灶的大小病灶直径为1~11cm,平均5.1cm,其中,病灶直径在1~5cm之间的有25例,在6~10cm之间的有12例,在10cm以上的有3例。
2.2.3病灶的形态球形20例,类圆形14例,不规则形6例。
2.2.4肺癌肿块的信号强度特点本组病例中,有8例出现了典型的边缘毛刺征象,胸片检查显示8例,而MRI检查仅显示了5例,提示通过MRI检查边缘毛刺征象的显示率低于胸片检查。而对于肺门肿块MRI则能清晰地显示出来,在25例周围型肺癌中,MRI均清楚地显示出了肿块与肺门、纵隔大血管之间的关系以及周围型肺癌的间接征象。有10例周围型肺癌伴有肺叶、肺段不张或或阻塞性炎症的症状。有15例周围型肺癌MRI明确显示伴有左、右支气管和肺叶支气管及主气管受侵。其他表现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癌肾上腺转移1例,胸腰椎体转移1例。
3讨论
肺癌是近年来临床比较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伴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进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明确,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血、胸痛、体温升高、呼吸不畅等。但当症状较轻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大多已至中晚期,已错过早期的治疗机会[2],因此,早期诊断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预后十分关键,临床大多采用常规X线检查或CT检查手段来进行诊断与治疗,普通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肺尖、心、肋膈角等相对较为隐匿的部位不能清晰显示,容易引发漏诊[3],需要通过CT扫描,对一些小病灶进行仔细检查,来消除一部分容积效应,同时加快扫描进度,清除呼吸运动的伪影,减少心脏搏动对邻近结构的影响,从而清晰显示瘤灶的内部结构以及肺组织,显示通过胸片检查和X线检查不能清晰显示的影像。及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预后。
伴随着X线和CT检查的广泛使用,诊断肺癌分期的水平大大提高。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肺癌病例中均可显示肺静脉受累的情况,肺血管CT成像征以及血管集束征都提示恶性病变,这些血管均来自病灶的外围[4],因此,属于外围供血血管。在应用CT进行检查周围型小肺癌时,需要注意,应同以下疾病相鉴别,如球形肺炎、结核球、炎性假瘤等,临床医生需熟练掌握以上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到准确鉴别,熟练应用,从而大大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上述所有患者通过CT扫描均可清晰显示肿块的血管集束征,或肿块内部的血管征象。分叶征是周围型小肺癌较常见的基本征象,通过肺的结缔组织间隔,进入肿瘤的血管或者支气管分支,引起肿瘤生长受限,从而产生凹陷,形成分叶的形态。
临床外科学、内窥镜学以及病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研究表明,CT对肺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同MRI相比并不高,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胸壁侵犯的判断均存在局限性。当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通过冠状、矢状以及横断切面可全视整个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肿瘤与血管之间的关系,虽然该检查应用于肺癌诊断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在许多方面已达到甚至完全超越了CT的水平,MRI检查对肺癌的分期及手术切除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普通胸片来诊断靠近肺门或纵隔的肿瘤时大多比较困难,不能明确诊断,碰到肿瘤与血管之间关系时,往往怕误诊而不敢诊断,虽然CT能全面地显示病灶范围,但相对于中心型肺小结节,尤其是肺门转移的病灶或肿大的淋巴结,容易误诊为肺血管断面[5]。MRI则具有很好的优势,能通过血流动力学来进行判定,并且不需注射造影剂,可直接将肺门或纵隔内肿物直接诊断是否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病变。
根据本文研究显示,40例周围型小肺癌发病部位位于右肺的有24例,位于左肺的有16例。其中右侧肺门5例,左侧肺门6例,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7例,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2例。病灶直径为1~11cm,平均5.1cm,其中,病灶直径在1~5cm之间的有25例,在6~10cm之间的有12例,在10cm以上的有3例。球形20例,类圆形14例,不规则形6例。本组病例中,有8例出现了典型的边缘毛刺征象,胸片检查显示了8例,而MRI检查仅显示了5例,提示通过MRI检查边缘毛刺征象的显示率低于胸片检查。而对于肺门肿块MRI则能清晰地显示出来,在25例周围型肺癌中,MRI均清楚地显示出了肿块与肺门、纵隔大血管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心型肺癌的间接征象。有10例周围型肺癌伴有肺叶、肺段不张或阻塞性炎症的症状。有15例中心型肺癌MRI明确显示伴有左、右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和主气管受侵。其他表现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癌肾上腺转移1例,胸腰椎体转移l例。本文40例周围型肺癌MRI均能明确地观察病灶与肺门或纵隔血管的关系,较肺门断层摄影有较大的优越性。
根据国内外的众多报道结果得知,MRI虽然比CT在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或肿块方面更加清晰,但CT在判定气管及支气管受侵方面显著优于MRI。在软组织方面,由于切面不受组织结构重叠的影响,因此,MRI与CT相似,均能发现普通胸片不能清晰显示的隐蔽性病灶。MRI能准确判断肺癌肿块方面的信息[6]。肺癌肿块与胸腔积液、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不同,因此,通过加权像有利于发现被胸腔积液、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所掩盖的肿块。但MRI检查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由于扫描时间较长,对一些需要靠氧气瓶、呼吸机等维持生命的患者并不适用,因为这些仪器不能带入磁场,因此,病情危重或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不宜使用MRI检查。且对佩戴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绝对禁用。MRI的检查费用相对于胸片、X线、CT高,因此,应争取患者的意见,避免盲目使用,对条件不允许的患者,可以先采用上述检查,仍存在问题不能明确诊断时,再商议劝解进行MRI检查。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善华,陈志军,王和平,等.磨玻璃密度小肺癌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8):970-972.
[2]薛正和,刘稳芳,潘利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附57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2):1-2.
[3]罗湘玲,葵旭.36例早期周围型肺癌X线征象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47-149.
[4]霍贤海,王国兴,盂庆东.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综述[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50-51.
[5]刘辉,吴琼雅,宫晓梅,等.基于增强MRI诊断并行全脑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1,14(9):719-722.
[6]朱凯,王卉,李宁福.磁共振磁化转移技术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