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张铁集中学秦全军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人文熏陶感染作用。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熏陶要多一分理性,防止陷入以下一些误区:价值迷失、夸张抒情、过度阐释、杂乱整合、表面热闹、盲目拓展等。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人文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各种新的教育思潮,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淹没了我们的视听,冲击着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这种教育思想的自由与开放,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活跃了我们思维,使语文教学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让我们切身体验到语文教学的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人性,充满了激情与创意;另一方面,改革也意味着一种挑战,面对纷至沓来的新思想,常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就像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竟一下子忘了从何处来,更不知要往何处去,尤其是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真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课该怎么上了。究竟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课呢?”等等,有点迷茫,也有点无奈。我想,面对教学改革,我们需要充满热情,但更需要一份冷静与反思,任何改革都需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壤和根基,改革不是颠覆,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标新立异。矫枉何须过正,偏激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常常就需要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前,乘着改革的热潮,语文教学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工具走向人文,从分离走向综合,从教师走向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也许在理想与现实,在颠覆与重构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与统一,正是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本文想通过我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和感悟,来进一步认清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并热切地呼唤一种理想的语文教学。教育改革常常在做着钟摆运动,而语文教学的摆动频率似乎尤其快,有时真有点让人无所适从。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时候,我们喊出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于是语文陷入了机械训练繁琐分析的泥潭;而当前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我们又把语言文字训练毫不留情地全盘抛弃!正如钱梦龙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凌空蹈虚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一味加大叙事,天马行空,来去无踪。问题尤其在于,认识和实践上的这种剑走偏峰,正在被人们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东西而倍受青睐。这怎不让人感叹!语文究竟怎么了?要么裹着一层坚冰,冷冰冰的没有生气,要么又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扑朔迷离,让人眩晕,似乎语文教学的本体已在种种口号的“忽悠”下渐渐迷失。
事实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一线教师常常在“人文熏陶”的“忽悠”下乱了方寸,以下一些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值得我们深思。
一、“人文熏陶”在价值迷失中走向险境
针对过去的标准化文本解读之弊端,新课标特别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然而,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却出现了这样的“多元”:师:课文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白骨精。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找找有关的描写内容,想一想,然后说说他(它)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我想评价一下白骨精。就像课文里说的,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接下去列举了不少文中的内容来加以证明)
生2:不过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好的地方,至少它很孝顺嘛。你看,它抓到了唐僧之后就派人去请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吃,这不是很有孝心的表现吗?
(许多学生愕然,有人在微微点头。)
生3:我听了刚才同学说的,觉得也有点道理,有好处时能马上想到母亲,这总是一件好事。
生4:不过它请母亲来吃唐僧,却使得母亲也被孙悟空打死了呀。生5:可是它一开始也没想到会这样嘛。它只是想让母亲也能长生不老。所以母亲被孙悟空打死,不是白骨精的错误嘛。它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学生继续发表意见,教师不做干预,意见趋向于肯定白骨精的“孝心”。)
师:大家说得真好,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很有启发。是啊,我们从来都是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在这个课例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的意识和能力都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无论如何,“白骨精也值得学习”,这个结论却令人不寒而栗。让我们再次审视这个文本,学生所说的“孝”在文中到底体现了多少呢?很明显,学生是仅凭“请母亲共享唐僧肉”这一个孤立的举动得出的结论,却没有关注到这一举动的背后是血淋淋的屠杀;他们认为老妖婆的死是未曾预料的偶然,却不知道这是作恶自毙的必然结局;他们只知道“孝”是一种美德,却没有考虑到凌驾在个人道德层面之上的还有公德、正义、人性等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存在。其解读视野之狭隘,对小学生来讲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作为教师,在学生解读发生如此重大偏差的时候,非但没有及时负起点拨引导的责任,反而对此加以肯定和赞赏,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不仅限于阅读教学本身。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人文因素,但不能放弃价值引领,这样的价值迷失和误导,已使“人文熏陶”走向了一种险境。
二、“人文熏陶”在夸张抒情中麻醉思想
人文熏陶不是教师对课文的夸张抒情。有的教师善于从一些枯燥乏味的句子里读出微言大义,并牵强附会地联系种种崇高的主流价值观,有时这样的课很煽情,很动人,但浮华热闹的背后却是情感的虚无和思想的苍白。
比如现在的一些公开课,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张扬人文精神的,激情燃烧,把学生讲得哭一阵、笑一阵,很有剧场效果。然而在追求表面的热闹中却丧失了思考力,盲目遵从文本而无视文本本身的虚假。如《悲壮的一幕》,这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飞船即将坠毁时冷静地向上级汇报工作,然后与女儿诀别,告诉女儿要认真对待学习的事。以上课例,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学生已完全被主人公崇高的英雄形象所打动,沉浸在感情的旋涡中的学生根本无暇对文本本身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比如,宇宙飞船“联盟一号”在返回途中发生了故障,科马洛夫怎么会那么肯定地知道问题出在“地面检查时漏了一个小数点”,还要女儿“转告所有的小朋友认真对待学习”?这在科学上是说不通的。除此之外,本文在人文上同样说不通——面对与亲人的生离死别,科马洛夫与女儿的交谈居然显得这样“崇高”,没有撕心裂肺的痛楚,没有依依不舍的留恋,怎么看都是反人性的矫情之笔。
不过这样的文本并非不可解读,事实上,如果能站在真实的立场上,对它进行批判性、重构性地阅读,学生或许可以得到更大的收获——第一,帮助学生打破“文本神圣论”的观念,建立起唯物辩正的阅读观;第二,相对于理解文本,批判和重构文本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水平,因而也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是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课堂中却很少看到这样的解读。更多的还是抱着这样的文本顶礼膜拜,极尽煽情,用虚假的文本换取幼稚的感动。在这种所谓的“感动”中,失去的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对“真”的追求。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斧凿痕迹、不贴标签地自然体现出人文精神。人文底蕴是在举手投足之间、行云流水般的对话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靠夸张的抒情来张扬。
三、“人文熏陶”在过度阐释中丧失立场
人文熏陶不是教师对课文的孤芳自赏。当然,教师首先要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但这份“深度解读”,如果不能与学生精神世界对接,于教育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语文课不能只是教师的独白,再深刻的独白也只有通过触动学生的思想、心灵才能获得教育意义。过度阐释失去的是儿童立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以自己深厚的学养对教材的解读深刻独特,常常能见常人之未见,发常人之未发,视野之阔,涉及之广,开掘之深,令人由衷钦佩。比如对《晏子使楚》的教学,她以“尊重”为主题,先抓晏子是怎么赢得尊重的,当学生很佩服晏子个人智慧的时候,教师出示一位外交官的话——“晏子的语言,虽给人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是在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进行外交对话,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一下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当学生继续佩服晏子用个人尊严赢得国家尊严的时候,教师再运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观点——“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再次打破教科书的结论;当明白国家和个人关系的时候,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先要做受别人尊重的人。整个教学流程可谓宏阔而深远。《晏子使楚》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充满东方智慧的经典历史故事,在窦老师的激情演绎下,不知为什么却让人听后心里感到有些沉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位老师听后这样评说:“窦老师这两堂课,课文以外的东西真是太广了,历史人物韩信的故事、狼和小羊、历史学家观点、外交家言论以及最后那委婉动听的《三国演义》插曲,等等,让我们这些听课者都感到一种撞击,甚至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何况是六年级的学生呢。”关于“尊重”这一主题,“在窦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最后落脚在‘国家要想赢得尊重,须每个人强大自尊起来’。立意较高,但离学生较远……”同济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这样评说:“当窦老师分别以外交家和历史学家的两段出自‘权威’之口的话来对‘晏子使楚’作出不同的评价时,窦老师总是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且课堂上要的就是与众不同的看法。我不知道孩子们能想出多少‘不同看法’;那时候,我的思想已经跑神了,只觉得,也许在孩子们的眼中,此刻的‘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与他们的关系就如同楚王与晏子的关系一样……”
语文教学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思想的积累,精神的积累,习惯的积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积累,一句话,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人生的积淀。因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从来也不可能脱离文化和精神的因素而存在。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在对学生进行着一生的精神奠基。这种积累不仅是语文量的记忆和储存,更是语文质的感悟和把握。在对一篇篇美文佳作的解读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那些具有可*作性的表达技能和抽象语言。学生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感慨;可以从描绘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崇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语文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好读书”,能从广泛的阅读积累中体验快乐与充实,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因为语文,人生将变得更加精彩。因为语文,情*将变得更加高尚,心灵将变得更加的透明,生活也将变得更加浪漫而充满激情与诗意。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唯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实践既不是教师喋喋不休的烦琐分析,也不是让学生作大量重复的机械*练,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让学生浸润在语言文字的海洋里,口诵心惟。在朗读、揣摩、品味语言的实践中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语文教师心中有语文,生活中便处处有语文教学。因此,教师所要做的只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搭建一个舞台,提供一个又一个实践的机会。
语文常常在做加法,教师恨不能把成人的理解全都强加给学生,但欲速不达,事与愿违。语文的确要拒绝平庸和肤浅,要有思想的深度,要给孩子以思想的撞击,但深度,深度,何处是度呢?孩子迷茫的眼神在告诉我们,只有那些以儿童思维为基点,有机联结了儿童需要、儿童经验的教学,才会是有想象力的,才会真正有触动孩子的心灵的力量。
参考文献:
①2005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②张念宏主编《教师必读》
③温新阶主编《教育教学论文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