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极高型肌酸激酶增高1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创伤后极高型肌酸激酶增高1例报告

孙大川彭程

孙大川彭程(上海市奉贤区奉贤医院骨科上海201411)

【摘要】肌酸激酶(CK)是一种器官特异性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活性升高常引起重视,但活性减低在临床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CK活性减低与临床疾患的关系。

【关键词】肌酸激酶活性;临床分析;CK活性

【Abstract】creatinekinase(CK)isakindoforganspecificenzymes,mainlyexistsinskeletalmuscle,myocardialandbraintissue,theactiverisepayattention,butoftenreducedactivityinclinicaldidnotcauseenoughattention.ToexploretheclinicaldiseasewithCKreducedactivitytherelationship

【Keywords】creatinekinaseactivityclinicalanalysisCKactivity

【中图分类号】R4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4-0145-0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因行走时被客车撞伤致左侧上肢,髋部疼痛15小时入院。体查:左肩部肿胀,青紫,压痛,活动障碍;骨盆压痛,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入院后X片提示: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骨盆多发性骨折。化验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5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44u/l,尿素31.0mmol/l,CR521.4umol/l,肌酸激酶32013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PK)585u/。EKG:ST段稍降低。患者入院后给以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诊疗13天,肝肾功能好转,化验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9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7u/l,尿素11.4mmol/l,CR116.7umol/l,肌酸激酶853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PK)20u/l。病情平稳后回家休息。随访3月,恢复好。

2讨论

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1]。肌酸磷酸肌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而胃肠道、子宫、肾和膀胱只有微量的浓度。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说明组织中有细胞坏死,但是升高达数万,少见文献报道。临床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必须认真分析,避免误诊。血浆中证实有3种同功酶,BB-CPK、MM-CPK和MB-CPK。

MB-CPK占总肌酸磷酸激酶CPK的15%,当它占总肌酸磷酸激酶CPK>6%时,表明有心肌坏死[2]。引起MB-CPK升高的心肌疾病有心肌梗死、炎症和中毒性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包炎)、电除颤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脏按摩后和心脏手术。

MM-CPK主要存在骨胳肌中。引起MM-CPK升高的疾病有全身性痉挛后、肌营养不良、炎症和中毒性肌肉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肉注射、电解质干扰下的横纹肌溶解(低钙血症、低磷酸盐血症)、酒精中毒、体温过高、动脉栓塞后、创伤和中毒、内分泌(甲状腺功能减低)、全身性痉挛性癫痫发作、外科治疗后。

BB-CPK主要存在脑组织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可以引起BB-CPK升高,例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后、脑肿瘤、癫痫发作、脑膜炎、脑炎。

3诊疗体会

肌酸激酶在临床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死发生时,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目前认为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测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作心电图更可靠。虽然肌酸激酶是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极其灵敏的指标,但其特异性只有85%,还有15%的假阳性。而肌酸激酶同工酶中的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体内含CK—MB最高的器官,含量达25%~40%。在急性心梗发作3至5小时左右开始增高,16至24小时达最高峰,2至3天恢复正常。所以心肌损伤时,不仅总肌酸激酶活力升高,CK—MB的绝对值或相对值都升高。及时测定CK—MB诊断心肌梗死,灵敏度可达100%。特异性可以提高99%,CK—MB超过CK的6%为心梗早期诊断的特异指标。但CK—MB的质量测定比活性测定更可靠,当CK—MB在5~22%ng/ml时,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可诊断心梗。CK—MB早达峰值比晚达峰值者预后好。CK—BB增高,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各种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缺氧48~72小时。CK—MM增高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指标。骨骼肌损伤时。CK—MB也有增高,但不超过总CK的6%。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德)西根塔勒(Siegenthaler,W.)主编,苗懿德等译.内科鉴别诊断学,第18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