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玲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分析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应用导管的136例患者,对其实施导管护理相关制度,从而提升导管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结果:建立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后,非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230-02
导管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治疗疾病的工具,对于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导管护理比较复杂,尤其是近年来管道材料不断增多,技术不断改进,都增加了导管护理的难度。非计划拔管是导管护理中常见的不良事件,会增加治疗时间及费用,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导管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的导管护理程序进行了规范,发现效果较好,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应用导管的136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58例,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7.8±7.3)岁。
1.2研究方法
建立导管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或高年资、经验丰富护士担任组长,其他护士担任组员,主要负责制定和完善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培训,监督护理操作等工作。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具体建立步骤为:(1)横断面调查。导管护理小组成员对应用导管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向患者说明调查的目的,使患者自愿接受和配合调查,并对导管的使用情况拍摄照片,小组成员根据照片对导管的使用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从而制定导管护理专用质控表,同时定期进行抽样检查,不断改进导管护理技术。(2)完善导管护理相关制度。根据调查分析总结出的问题,对以下4个方面进行制度的制定及完善,包括管道标识制度,管路脱出防范制度,导管安全管理制度及导管护理一般制度。(3)规范导管护理操作。负责人员应制定各种导管的护理技术流程模板,内容包括导管适应症,固定操作要点,器具管理要点,拔管相关指征,非计划拔管应急处理操作等。(4)导管交接流程标准化。在进行导管交接时,应对标准化流程进行,避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比如在交接引流管时,应做到1触(肿胀、皮下气肿等)、2看(引流液的性质,导管是否移位,敷料是否干燥等)、3挤捏(通畅情况)。(5)加强护理培训。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导管护理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导管护理知识和先进的护理技能,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严格执行奖惩制度[1]。
1.3观察指标
评估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在建立前和建立后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核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建立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后,非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建立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率及导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比较
注:与建立前比较,P<0.05
3.讨论
导管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维系危重患者的生命方面,一旦操作失误将会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为患者擅自拔管,或者导管意外脱出等,但主要原因仍为护理人员监管不力,对导管护理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提高对导管护理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导管护理管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能对导管护理操作进行规范,使护理人员能够根据制度实施护理操作,减少了非计划拔管事件的产生,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同时,标准化程序还能提升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合格率,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健康宣教,科学解答问题,总体上提升了护理质量,因而,建立导管护理管理标准化程序是十分必要的[2]。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建立前比较,建立后,患者的非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提高,说明建立标准化程序效果较好,能减少患者的损伤。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对于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加大投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樊小朋,周凯云,朱小英,顾玉英,杨志萍.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0):1-4.
[2]安小巧.提升留置导管护理安全管理的时间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25(08):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