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产二科山东滨州22568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明确诊断宫缩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颈钳夹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2h和24h出血量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h及24h出血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钳夹术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为满意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颈钳夹术;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71-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的一种临床急症,是我国现阶段产妇的首位死因,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严重的产后出血不仅能危及产妇生命,存活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脑垂体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是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中最常见的诱因之一,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2]。笔者采用宫颈钳夹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连续性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明确诊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2例,年龄24~43岁,平均(33.29±8.8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4~41岁,平均(32.72±9.19)岁,平均孕周(39.41±5.63)周,平均孕次(2.18±0.33)次;观察组年龄26~43岁,平均(34.19±5.98)岁,平均孕周(40.19±7.13)周,平均孕次(2.33±0.72)次.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等一般资料间未见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受试患者均征得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诊断,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或称重法计算。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心功能严重不全者;(2)存在精神障碍者;(3)由于其他因素引发的产后出血患者;(4)妊娠合并症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生产厂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482;规格:1ml:10单位)10U肌内注射,另20U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宫颈钳夹术。具体为: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消毒满意后,用阴道拉钩暴露宫颈,清理宫腔积血,将宫颈前后唇牵拉对齐,结合患者宫颈的宽窄程度,用3~6把宫颈钳将宫颈前后唇钳夹,间距约1cm左右,深度至膀胱反折约0.5cm处,宫颈钳柄留在阴道口外并妥善固定,同时保持宫颈钳纵轴与子宫纵轴在同一水平位置,会阴垫放计血量纸以计算出血量。术后,患者取仰卧位,观察4h后。若宫缩良好,阴道出血不多,点滴缩宫素同时取宫颈钳2~4把,余下者2h后取出。
1.4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h出血量及其后24h出血量。同时结合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判断临床疗效。具体为:治疗后子宫收缩明显,且阴道出血量显著减少者为显效;治疗后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减少者为有效;治疗后子宫仍不收缩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宫肌壁过度膨胀、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疤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产妇的子宫肌纤维受损等是导致宫缩乏力的常见诱因[3]。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两大类手段缓解产妇宫缩乏力症状从而达到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最常用的临床用药,它主要与子宫平滑肌表面受体结合发挥缩宫作用,当子宫表面受体饱和时,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则显著降低。除此之外,前列腺素制剂也具有一定的缩宫效果,如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酮栓剂、卡前列腺素等。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及保存条件严格等因素限制了临床的广泛应用[4]。
手术介入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为直接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多为保守术式。其中,宫颈钳夹术因其安全易掌握,技术简单,不用担心损伤周围脏器和组织而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宫颈钳夹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止血钳钳夹宫颈可直接起到物理性压迫止血的作用;(2)由于宫颈分布有盆腔神经丛,当止血钳钳夹宫颈后,可刺激盆腔神经丛及神经中枢,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3)当止血钳钳夹宫颈后,宫颈神经受到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垂体后叶促进内源性缩宫素及前列腺素的分泌。在上述机制的综合作用下[5],宫颈钳夹术可有效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症状。本组资料中,笔者观察了单纯缩宫素和联合宫颈钳夹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发现,联合宫颈钳夹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有效率,表明宫颈钳夹术较单纯缩宫素治疗疗效确切。进一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h及24h出血量后发现,联合宫颈钳夹术可在短时间内阻断产后出血的进程,对防止产后大量出血后的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宫颈钳夹术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为满意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然而,受样本量限制,统计数据偏倚在所难免,药物的长期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兴会,陈锰.严重产后出血的早期预警[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05):497-500.
[2]张洪丽,白睿.卡贝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01):120-122.
[3]同芙菊,郭丹凤,李悦,等.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7(06):1336-1338.
[4]于芳,孙永林,史海霞.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J].天津药学,2016(06):63-66.
[5]董爱华,董海燕.宫颈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