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仙鹅乡小学校,622173)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其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阅读教学更好地符合课程改革和学生需求,是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策略;步骤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阅读课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包括直接目标,即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的阅读能力;间接目标,即训练、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潜在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科学、人文素养。概括地说,就是使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在学习实践中逐步体会和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程度,并能在学习、生活中比较自如地运用阅读技能,完成一些具体任务。阅读教学课堂从环节上可大致分为读前、阅读中和读后几个阶段。下面分别谈谈各环节中一些常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读前热身
阅读前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常用的策略有背景介绍法、头脑风暴法、现实关联法、新旧联系法、问题设疑法等。
1.背景介绍法
这种方法最适合涉及目的语文化,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进行背景介绍可以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录像、文字、声音等形式,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相关小说、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展开。背景介绍关键是选点要巧妙,重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进入阅读状态。同时,也要注意不宜占用过多时间,以免喧宾夺主。
2.头脑风暴法
把阅读文章的题目、主题图片等关键线索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围绕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或单元等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话题。
3.现实关联法
阅读不是为了读而读,获取信息也不是最终目的。如果阅读能与现实的学习和生活内容相连接,那么,学生的兴趣和收获就会更大。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过生日、学校生活等。上课前组织学生谈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体验,以便在阅读中建构起联系。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可以互相填补信息差。
4.新旧联系法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想到学生此前曾经学过的内容,包括词汇、结构等语言知识,也包括类似的话题、类似的文体等。找到共同点,有意识地把新的阅读内容与过去学过的内容建立多方联系,不仅可以降低阅读难度,而且能够复习、巩固原来的知识。另外,多数教材中的对话课内容与阅读文段内容密切相关,上阅读课前,可以通过复习对话来引入新课。
5.问题设疑法
在阅读文段中抽取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细节设疑,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引入新课的好办法。设疑不在多而在巧,学生太熟悉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太陌生的又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问题需要精心准备。
二、阅读过程
阅读过程是阅读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阅读过程是学生逐步熟悉、掌握、运用策略和技巧的过程,是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复现和实际运用学习过的词语、句式结构等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进一步丰富拓展语言知识的过程。此外,有效的、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验到他们能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获取新的信息,初步体会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和力量。同时,由于阅读文段的内容丰富,学生在阅读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又能够获取大量的百科知识,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1.阅读策略与技巧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通过课堂阅读活动把常用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比如:快速浏览训练、扫描或跳读训练、扩大视野训练、上下文猜词训练、标题理解、寻找和理解主题句、寻找和利用衔接词、寻找和利用关键词、概括大意、寻找细节、推断态度等。通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变得“会读”。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各种技巧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在阅读中有步骤地进行渗透。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总结与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技巧。一般情况下,上阅读课前并不要求学生预习。阅读安排在课内进行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训练。
其次,阅读策略的培养要因“材”施教。阅读课中,教师要建立语体意识,不同的阅读材料重点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记叙类型的个人经历、文学传记、新闻消息、历史文献及讲述故事的小短文、小说等,阅读时应抓住Who,When,Where,Why,What,How六要素;而议论性的文章就要更注意整体把握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提供的论据。对不同文体的语篇,在阅读的最后阶段,教师都可以用树型图、简笔画、表格等形象手段,把关键信息作整体处理,展现在黑板或屏幕上。在相同语体的语篇处理时形式应该基本保持一致,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宏观把握不同语体、语篇内容的基本模型,提高学生的语篇类聚水平。除了因“材”施教,还要因“才”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根据自己的认知特征,选择和改进各种阅读技巧以提高效率。
2.阅读问题的设计
是否能设计好问题,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否被有效激发、能否准确检测阅读理解的整体水平。因此,阅读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环节。教师备课时需要特别多花些时间,把文章读深、读透后再设计问题。
三、读后活动
1.检查反馈
阅读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反馈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活动。做好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练习刚学的知识。一些教师认为,上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充分的读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拓展知识运用、培养提高技能。
2.反思总结
课堂教学结束后还有一个重要功能不该忽略,那就是课下的总结反思。通过学生表现和反馈,发现前面环节中未表现出来的新问题,为进一步采取补救措施提供参照。每次阅读课之后,教师都需要总结反思。比如,材料是否合适,时间控制是否得当,学生的困难在哪,进步在哪,哪些学生有困难,哪些困难是普遍的,教师设计的哪些方法效果好,以后如何改进等。这样,教师不断地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反思,把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记录下来,把好的、有效的方法、技巧记录下来,就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师生双边的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教无定法。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这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只要日积月累,不断总结,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路子。
参考文献
[1]陈莉萍.第二语言阅读研究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启示[J].外语界,2006,(6).
[2]陈小曼.篇章类型图式认知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7).
[3]鲁忠义,贾宁,樊英茹.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J].课程.教材.教法,2006,(5).
[4]孙黎.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策略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7,(21).
[5]辛广勤.课程标准与阅读能力:问题与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