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许耿鸿

(福建省诏安县中医院外科363500)

摘要:目的本文对照分析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2种手术方式应用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7月至2016年07月两年期间本院外科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4),观察组(n=34)。我院针对于对照组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予以观察组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时间、出血量、切口)、对比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量表分数(3.11±0.55)分低于对照组(5.37±1.3)分,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94%虽低于对照组8.82%,但是差异不大,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伤痕更符合美学标准,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疼痛与并发症率。

关键词:腹膜外腹腔镜;传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疗效对比

腹股沟疝的发病部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区缺损突出于体表形成的疝就是外科常见的腹股沟疝,确诊后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1],并且手术时间越早越好,一旦贻误患者的治疗时机极易并发其他症状,不利于患者的健康,笔者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角度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见正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07月至2016年07月两年期间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此次医学研究的主体,回顾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对照组---在性别方面:男性/34例;在年龄方面:25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75±7.56)岁;疝气类型:直疝/21例,斜疝/13例。发病部位:左侧/16例,右侧/18例,无2侧均发病例。

观察组---在性别方面:男性/34例;在年龄方面:26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3±8.13)岁;疾病类型:直疝/16例,斜疝/18例。发病部位:左侧/15例,右侧/19例,无2侧均发病例。

2组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经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切开患者的腹外斜腱膜,分离腱膜下间隙,使其大小与补片一致。钝性分离患者的提睾肌,游离疝囊。将锥形填充物置入疝环中,注意底部和疝环口保持平行,固定疝环,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予以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在经过麻醉操作后,在患者脐下缘做弧形切口(1~2cm),建立气腹,依次分离患者的腹股沟腹膜、肌腱、筋膜、精索、韧带结构等[3],在腹腔镜可视下进行修补(补片)。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1.3.2疗效判定标准[4]

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数据越低越好。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疼痛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3分,中度疼痛3-6分,重度6分以上,分数越低越好。并发症(阴囊水肿、阴囊积液、切口感染、血清肿、疝气复发等),发生率越低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以0.05作为判断临界值,P<0.05则表示数据统计后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手术指标

经表1明显可见,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占有优势,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腹股沟分为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两种,腹压增高是腹股沟疝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疝囊的直径,疝囊直径越大临床表现越明显,有可复性肿块[5]。笔者对比分析观察组腹膜外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传统修补术的优劣势,从而探讨疗效。

对照组应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相对较大,手术医师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手术,病灶完全暴露在视野下有利于手术的判断,但是其也具有明显的劣势,手术切口较大直接导致出血量增加、手术时间加长,有感染风险。且患者术后需忍受较大的痛苦。

观察组应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是利用巨大的网片覆盖住“肌耻骨孔”,同步专业的处理腹股沟疝,对疝囊进行高位离断。其优势有:①腹膜外腹腔镜下修补术不经过腹腔,可以避免损伤肠管,术中一旦损伤腹膜、肠管等,修复难度很大,该手术方式规避了这种风险,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血量,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修补直疝和斜疝,手术操作简便,可节省手术时间[6]。②腹膜外腹腔镜手术,处理短期小疝囊的优势大,甚至不需要钉合器固定,可减轻钉合器使用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12±2.77)min、术中出血量(7.17±3.99)ml以及手术切口长度(1.27±0.64)c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47.12±8.56)min、(10.32±4.21)ml、(3.55±1.37)cm,P<0.05,可表达腹膜外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的手术优势。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11±0.55)分优于对照组(5.37±1.38)分,P<0.05,可说明腹膜外腹腔镜手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疼痛。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P>0.05,可说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卢仲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46-47.

[2]逄余三.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39);7756-7756.

[3]高延军.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对比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5);103-104.

[4]吴志峰.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3);63-63.

[5]尹照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J].吉林医学,2017,38(2);285-287.

[6]张庆普.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