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兰花
(定兴县定兴中学河北定兴072650)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常借助于课堂提问的形式;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展开教学的现状,结合新的历史课程理念,从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忌与宜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课堂;提问艺术
1.忌提问的笼统性,宜有阶段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善于问,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以把难点、重点突出,引导学生思考。但我们教师还要注意问法:什么时候问、什么阶段问以及怎样问。如果虽有提问而未精心设计、阶段不妥或方式不当,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课堂提问宜在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方式。
2.忌问题太浅太难,宜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教师问题提得浅了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激发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得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甚至可能会使学生在思考的道路上走弯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易度,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教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俗话说:读书贵在有疑,有了疑问就有了思维的钥匙和起点。因此教师要巧妙设问,问题要具有典型性,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新颖度,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在紧张而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去寻找答案,获取新知识。同时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问内容深浅不一。如果教师是以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目的,提问学习较差的学生为好,借以督促学习或调动积极性;若是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目的,则提问学习中等的学生为宜;假使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性问题,应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这对学生本人是一种激励,对别的同学是辅导或引起思考;当然对于学习上自卑、胆子小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要容易一些,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对于骄傲自满的学生,教师可以用难度稍大一点的题,教育他们克服傲气,认真思考。例如,在学《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①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哪起步,为什么?②农村的改革改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其中第一个问题主要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第二个问题针对学习好的学生,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总之,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学生性格迥异,所提问题的难度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忌提问的公式化,宜有多样性
有些年轻教师意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也积极提问以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然而因其设计的问题过于公式化,如原因(背景)是什么?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等,千篇一律导致不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还有可能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一个个问题“牵”着走,看起来气氛活跃,其实并未真正掌握求知的主动权。另外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如何掌握和控制提问的时机、提问的频率、提问的时间及提问后的等待时间等将影响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抓住时机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提问。在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教师宜多提一些回忆性的问题,例如学习《宋明理学》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儒家思想到汉武帝时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在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保持它的主流地位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参与讨论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后,此时学生的思维仍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老师可以提一些说明性和评价性问题,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联线性的问题,让学生联联看,从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是否已经理解了。当快要下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或让学生设计表格的方式,设计一些总结性的问题,例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和地位,这有助于学生把握整节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与下节内容有关的问题,如儒家思想到明清时期的地位又将如何呢?或请同学们回家后上网查阅有关宋明理学发展的情况,以促使学生课后去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收稿日期: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