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辐射防护》课程在医学专业开展的价值

/ 2

论《医学辐射防护》课程在医学专业开展的价值

向湘强永刚廖永华关晓颖

向湘强永刚廖永华关晓颖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广东广州511436

【摘要】通过实例表明,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辐射防护知识薄弱,辐射安全意识不高,甚至有些基本的常识性问题混淆不清或一知半解,这给临床医疗活动埋下了一些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医学院校和一些高校的医学专业对医学辐射防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是不利的,加大该课程的推广、完善,提高其在医学专业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医学辐射防护;课程地位;课程价值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仅仅半年之后,X线开始在骨骼诊断中得到应用[1],此后,更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扩展到整个医疗领域。紧接着,居里夫妇和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又先后发现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及人工放射性现象。到今天,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已经成为医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长期以来,在经历了一些惨痛的教训之后,人们也意识到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在防护条例、法规、措施装置等方面不断改进,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缺陷,尤其在国内的医学院校和医疗单位,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对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储备仍然缺乏[2-3],要么不注重防护,掉以轻心,诸多排斥,要么过于惧怕放射性的危害,因此改变自己的志向。笔者于2015年加入到医学影像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至今虽时间不长,但已发现不少问题,具体实例如下:

1、某次公共选修课上课前五分钟(注:《医学应用放射防护学》作为各专业公共选修课在我校开展),有一位女生走上来,向老师咨询困扰了她几天的问题,这位女生的问题是:前一阵,她陪一个好友去医院看病,因病情需要,好友做了一次全身CT检查,在此过程中,她突然冒出一个疑问,该好友从CT室出来,是否身上已经吸收了部分辐射,是否应该和她保持距离?经了解,该提问女生为刚入学不久的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新生。

2、一位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影像医学专业的男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对微创介入诊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习前一年就主动搜索了大量病例和书籍学习,他认为介入诊疗方向非常有前景,于是想往这方面发展,毕业后当一名血管介入医生。但是,介入诊疗需要在X线透视的前提下由医生进行可视化操作,这名男生十分担心辐射问题,尤其是在网上看到某些所谓的核泄漏导致后代畸形、遗传效应等难辨真假的报道,更加深了他在选择就业方向方面的犹豫心理。

3、一位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研究生,第一次作为助手跟导师进行一台心脏搭桥手术,进入手术室,穿好铅防护衣后,发现并未被要求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计,于是询问导师,导师回答,平时大家都不戴,已经有了防护,剂量监测计戴不戴无所谓,大家工作几十年了也没什么问题,不必担心。

4、某医院新收病人,该病人从下级医院转来,三天前已经在当地医院做了腹部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一并带来。接诊的主治医师并未仔细查看CT片,就认为当地医院的设备落后,不如本院的CT仪器先进,遂重新再开腹部CT检查单,请患者再检查一遍。

5、某女性受检者在做完放射性检查之后一周发现自己早已怀孕,但当时自己粗心没发现,此时极为担忧,咨询主管医师,但医生自己也没有完整系统地学习过辐射防护课程,只好含糊其辞为其解答。

此类实例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综合来看,大家对医疗辐射问题容易陷入两个误区。其一,认为不重要,不要紧,受检者的医疗照射剂量指导水平和医务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均未得到重视;其二,认为辐射太可怕,一旦进入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或其他接触放射线的科室工作,就比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危险很多。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对与辐射和防护相关的知识了解,大部分医务人员和普通群众是同一个层次,很多人甚至搞不清医院里影像科室的分类,不清楚哪些是电离辐射,哪些属于非电离辐射,更加不明白“内照射”、“外照射”、“天然本底照射”等基本常识性概念,这就容易走入误区,给临床医疗活动埋下一些隐患。

1981年,卫生部曾将“放射防护”作为必修课开设,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一百多所医学院校里面,开设该课程的仍远远不足[4]。随着我国核军事、核工业的飞速发展,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家就着手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然而,放射与防护相关知识的获取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方式和途径,绝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依靠各地区、各市级环保部门定期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来普及,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中,很多自己也搞不清患者所接受的剂量指导水平和控制标准,甚至在临床医生群体中出现放射知识的盲区,他们连1至2天的短期培训班也未参加,遇到相关问题只能从网上查询。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接受放射诊疗的患者早已超过2.5亿人次,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接受放射性检查时,医务人员并未对其采取非照射部位的屏蔽措施[5],而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自身也回答不上国家标准限值、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等基本知识,更谈不上从基础和机制方面来解释人体受照问题,导致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者在医疗活动开展过程中根本无从保证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过度使用X线检查项目的医疗单位不在少数。

目前,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医疗活动走向现代化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普通的X线检查,PET/CT、PET/MR、三维动态成像、造影术、介入术等新兴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各项诊疗中,医院的正常运营已经无法离开放射学技术,某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认为电离辐射防护知识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十分重要[6],而放射防护课程却始终没能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全国医学院校普及和开展,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丝毫没有接触到该门课程,还有一部分学校将其仅仅作为一个章节放在其他课程例如“医学物理学”、“核医学”中进行教学,使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学习,对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含糊不清。

临床医生决定了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放射性检查和治疗,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承受的剂量水平则取决于影像科、核医学科或放疗科医师,此外,我们的医学生对是否从事放射性诊疗工作的犹豫在于他们对放射知识的不了解。这种种问题都说明了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从全国医学院校基础教育抓起,要重视医学辐射防护课程,提高其地位,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医学院校应该成为医务工作者普及辐射与防护知识的最主要阵地,这对于所有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强永刚.X射线的发现与早期不正当利用-几年伦琴发现X射线120周年[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6,32(2):154-160.

[2]张秀华,刘丽,王惠琴,等.手术室医护人员放射防护认知及依从性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2542-2543.

[3]虞晓明.医学影像从业人员放射防护知识水平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07(b):79-81.

[4]强永刚,张秀萍,廖永华,等.放射防护学应列入高等医学院校必修课[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27(3):288-289.

[5]陈岚,沈飞燕.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放射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及防护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A):29-31.

[6]符水,胡宴宾,崔洪涛,等.医务人员医用电离辐射知识调查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22(4):314-316.

作者简介:向湘,女(土家族),专任教师,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影像与医疗照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