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针剂用包材重金属迁移试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粉针剂用包材重金属迁移试验研究

张伟柱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摘要:本研究通过电子等离子耦联质谱仪建立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经过模拟实验、胶塞实验及光照实验等一系列实验研究,测定实验过程中粉针剂用包材重金属的迁移量,为粉针剂用包材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在2012年首次发布《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对包括化学药、原料药、中成药在内的各类药品提出了更高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重金属杂质元素的限度检测对药物安全至关重要,这些元素是人类癌症、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的主要诱因。近期美国药典委员会已正式批准重金属通则的重大修订方案,两个新的通则“<232>元素杂质-限度”和“<233>元素杂质-方法”已被收载于USP35-NF30第二增补版中,增加了包括电子等离子耦联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内的三种仪器的检测方法。

本公司药品种类多,制剂类型广,对包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确保使用包材的安全性是药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本公司粉针制剂类药物生产量大,包材使用要求严格,拟对粉针制剂包材进行重金属迁移性实验研究。粉针制剂的生产工艺中,西林瓶、胶塞作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伴随着药品的生产、流通、储存已经使用的全过程,由于西林瓶及胶塞的组成配方、所选择原辅料及生产工艺有所不同,其中的某种组分可能被所接触的药品溶出,向药品中迁移、释放有毒有害金属物质,或者包材与药品相互作用、吸附药品中的活性成分,降低有效成分含量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在产品的工艺流程中,管制瓶、胶塞与灌装过程中的药液及冻干后的粉末均有接触,药品与包材的直接接触影响生产过程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为了确认药品与包材在接触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本实验采用电子等离子耦联质谱仪,初步建立包材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模拟实验、胶塞实验及光照实验,计算实验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量,为粉针剂用包材的使用安全性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粉针剂用包材;重金属;迁移量

1方法与结果

1.1分析方法的建立

1.1.1分析元素的确定与线性方程的建立

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瓶是由双峰包装有限公司,根据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瓶的主要成分见下表。

依据表八与表九实验结果所示:光照实验中硼、铝、钠、铁、钡、钛元素基本无迁移或者迁移量很小。而硅元素在光照实验条件下,由一定量的迁移,光照5天,氯化钠溶液检测结果硅元素迁移量为21.9ug,葡萄糖溶液检测结果硅元素迁移量143.6ug,此时迁移量最大,但小于硅元素的PDE值,可视为硅元素迁移量属于安全值。

2结论

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胶塞实验及光照实验对粉针剂用包材西林瓶、胶塞使用重金属迁移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模拟实验中,铝、钠、铁、钡、钛元素迁移量较低,而硼、硅元素迁移量较多,硼元素迁移量最大出现在3%枸橼酸80℃下24h为68.7ug,小于硼元素每日摄入最高值1000ug;硅元素在.9%氯化钾、3%枸橼酸、0.9%氯化钠作用下硅元素迁移量均超过了500ug,该数值仍小于硅元素的PDE值;胶塞实验中,硼、硅、铝、钠、铁、钡、钛基本无浸出;光照实验中硼、铝、钠、铁、钡、钛元素基本无迁移,硅元素葡萄糖溶液检测结果硅元素迁移量143.6ug/瓶。实验结果基本认为实验使用西林瓶和胶塞重金属方面是安全的,但这些依据并不足以说明该批次西林瓶和胶塞可直接用于粉针剂,必须加以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验证及说明。

参考文献

[1]USP<661>及<1663><1664>

[2]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品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3]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