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校搞好法学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新时代党校搞好法学教学的思考

卢晓峰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264003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行动指南,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党校法学教学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导来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法学教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时,把“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法治建设指导思想,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党校法学教学科研是我国法学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法学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导来开展。

一、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正确教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强调,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论述为法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法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学教学研究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学教学工作,重中之重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学习研究并以之统领法学教学的各项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大功夫。要着眼履职能力建设,坚持学以修身、学以增才、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和工作水平。要树立良好学风,强化教风养成,不断增强履职实效。

二、强化问题意识,深化对重大课题的研究思考

法治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法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包括从理念到制度、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既是当代中国法治变革的重要动力,又是法治中国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法治中国建设既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又需要法治的规范与保障。目前,面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还存在很多空白和薄弱环节,亟须法学研究者深入研究,加快填补空白、补齐短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现在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大超出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及不充分,也体现在国家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正确推进我国法治建设,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找到制约当前法治发展的主要矛盾,明确新时代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要坚持文化自信,解决法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加大对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为此,党校系统广大法学教研人员应围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关注与研究,努力产出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将法治中国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提供科学管用的理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既要注重研究新理论,又要注重传承好经验。特别是那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适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特点的成功做法,应当坚守和发扬。

三、强化法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建设一流法学教学,必须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1.加强学科体系建设。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打造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以一流法学学科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夯实法学学科优势地位,以一流为目标,加强法学学科整体建设,开展法学学科体系创新性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法学教学的整体建设。一是要对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积极吸收借鉴,也要加以甄别,有选择地吸收和转化,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对西方思潮和理论,要辨析甄别、过滤净化,不能照单全收,当传声筒、扩音器。二是要在学科建设上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一方面,优化发展思路,实施“法学学科培育建设计划”,形成既有党校特色又有一流实力的法学学科体系;另一方面,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实施“交叉学科繁荣计划”,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的立体交叉研究,为构建能够解决中国法治建设问题乃至世界问题的交叉学科做出实质性贡献。

2.加强教材编写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法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我们要指导这一目标贯穿于党校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之中,党校法学教材的编更要体现出“党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干部”这一思想。要积极建设以基础理论教材为主,以案例教学、同步实践教学资料为辅的多元法学教材体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法学教材建设工作。

法学教材应该具有法治文化的凝练作用、法学学科体系的支撑作用、法治人才的滋养作用的价值功能和法治话语的主流表达作用。目前,党校法学教材体系建设要突出其科学定位,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法学教材建设与干部培养面临的诸多挑战。为此,法学教材的编写,一要要注意它的准确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二要注重把解释学的原则融合进去;三要要注重教材使用的方便性。

三、强化法律实践教学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治人才素质的核心就是实践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在法学教学方面,要重点打破党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党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践工作者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要强调实际部门的领导,以及经验丰富的法学实际工作者到党校讲学、授课,提高广大干部的法学实践知识与经验,以达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理论。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法学教学、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党校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有定力,人格上有魅力,学术上有功力,教学上有活力,实践上有能力,追求言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既做经师、更为人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引导、带动广大领导干部。

党校广大法学教研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法治中国思想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法治中国建设中如何坚持党的领导、树立法治意识、保障公民权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为建立和完善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和保障全面依法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努力造就和输送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备高尚法律人格和法治精神的高素质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