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浅谈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防护

梅菊香

梅菊香(海安县人民医院226600)

【摘要】探讨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护理。

【关键词】甘露醇静脉损伤浅静脉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68-02

20%甘露醇作为脱水降颅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快速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细胞脱水,有利于受损脑组织的恢复。根据甘露醉的作用机制,高浓度快速滴注作用更好,但同时此药对局部静脉损伤较严重,导致无菌性静脉炎发生率高。目前临床中多应用留置针间歇输注甘露醇,留置时间相对于头皮针长,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并且操作简单。但其所引起的静脉炎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上常采取多种防护措施。现分析如下:

一、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1选择输液部位与静脉

选取静脉时需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固定容易的静脉,不要选择关节和静脉瓣;从开始穿刺时就保护好血管,需要长期静脉推注的患者,要有计划的自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同一处静脉不得连续使用两次以上,一般输液部位成人首选前臂静脉,尽量少用或不用足背静脉。患侧肢体血液循环差,常不作输液通道选择。另外梁英等提出选择颈外静脉输注甘露醇,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故建议颈部条件允许的患者可以选用。

2置管方法

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选择静脉,环形消毒皮肤,消毒面积要大于8cm×8cm,待干,左手绷紧穿刺处皮肤,抻直血管,右手持针柄,进针角度为15-30º,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缓慢平行推进外套管,推入过程中金属针芯应固定不动,确认无误后拔出针芯。

3输液速度

一般要求20%甘露醇250mL于15-30min内滴完,可接8-9号针头输注甘露醇。通常情况下成人的滴注速度宜保持200滴/min,对颅内压有大幅度增高的患者,可选用先慢后快的速度输入;颅内压轻中度增高者的患者可使用快速均匀的速度进行滴注。另外输液时应充分个体化分析,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4封管技术

生理盐水250ml+12500单位肝素钠,配制成1:50肝素液,输液完毕后用注射器抽取5ml肝素液,消毒肝素帽后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封管,即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使留置针管腔内充满封管液,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减少对血管壁的冲击力。

5留置时间

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大多认为应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的局部反应,通常不要超过3天。据李娜等报道,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20%甘露醇的病人中,2天内静脉炎发生率约45.69%,2天后静脉炎发生率约100%。

二、分析甘露醇输注导致静脉炎的原因

1甘露醇自身原因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药物,偏酸液体,极易导致血管痉挛、静脉炎。低温的甘露醇可激活炎症介质和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引起血浆渗透压急剧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使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导致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且局部发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

2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大多为颅脑外伤、脑血管病病人,病情重,输注药物种类多,输液时间长,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加大了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

3输液顺序

魏爱环等研究发现输注甘露醇后接着输入抗生素、白蛋白、含钾药物、脂肪乳一类浓度大的药物,可加重对静脉血管壁的刺激、损伤。

4静脉相关性

静脉炎多见于手背及其它部位的小静脉,这与小静脉内径较小、血容量较少、血流速度相对较慢有关。

三、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1局部药物的应用

给予患者经留置针输入20%甘露醇时,给予局部75%酒精纱布湿敷,或局部皮肤涂抹肝素钠软膏、三黄软膏,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2甘露醇的温度

有研究将甘露醇加热至35℃的甘露醇后输入血管,或予热水袋热敷穿刺部位,可有效减轻血管局部刺激症状和血管壁的损伤,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3注意输液顺序

廖春红等提出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亦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可于应用甘露醇前给予生理盐水引针穿刺,补液结束时可接其它非刺激性液体,也可用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滴注数分钟,以冲洗血管。此方法可有效清除血管壁遗留的甘露醇,明显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对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