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思考

韩玲玲1,王玲2

韩玲玲1,王玲2

1.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文章对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目标定位、设置原则进行了解读,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旨在使企业更好地遵循《基本规范》的要求,并为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目标;控制活动;内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09)12-0000-01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文,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这是继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实施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

一、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

《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目标定位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一高度。

(一)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内部控制系统,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应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三)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去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业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五)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企业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原则

《基本规范》确定了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5项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必须渗透到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企业及其所属机构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和空白,做到无所不控。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切实防范重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基本规范》确定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上述原则,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所依据的规则和基本要求,这对于企业选择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已加大研究力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人们对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理论认识不够,加上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人才,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我国目前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和借鉴消化西方比较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阶段。从总体上来看,既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又体现自主创新,适合我国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较少。

(二)企业的控制环境不理想

在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而二者又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环节。首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运作不太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被扭曲。其次,管理控制在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中被忽视。

(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尚不健全

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相关制度不健全。另一些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只是“纸上谈兵”,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第一,内部监督得不到执行。内审承担着企业内部监督职能,但是我国企业内审机构不健全、审计范围受限,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第二,外部监督乏力。外部监督有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目前,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交叉,再加上缺乏横向信息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四、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理论教育,为内部控制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并没有把内部控制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而我国注册会计师教育也没有足够重视内部控制,只是介绍了内部控制理论,在审计实务方面涉及到一些内控符合性测试的内容。因此要在我国企业中推行内部控制建设,首先要从加强内部控制方面的理论教育入手,为内部控制提供一支理论功底强、有一定操作力的专业人才。

(二)健全内部控制法律法规体系,为内部控制提供法律基础

尽管我国在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协调,加快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法规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为内部控制提供法规保证。

(三)优化制度安排,为内部控制提供制度保证

首先,完善内部公司治理,为内部控制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保障。其次,建立内部控制评估制度,保证内部控制持续有效。最后,建立良好信息沟通系统,为内部控制执行提供沟通渠道。

(四)加强监管力度,为内部控制提供约束机制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强化监督,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对于不按规定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相应法律责任,并严格按规定对不按规定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负责人给行政或其它形式处罚。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

[2]张笠.美国内部控制准则最新发展与启示[J].审计月刊,2007

[3]李敏.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监控技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