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刘强

刘强(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康复科53740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255-02

【摘要】观察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用磨圆刀口角的小针刀经小关节入路触激神经根鞘膜,使病人突发触电样放电感。利用神经的“逃避”反应,使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得以松解。结果治疗25例,治愈16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例,无效2例。有效率92%。结论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决粘连方法。

【关键词】脊神经触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或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和腿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病症,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本人从事针刀工作多年,通过对相应软组织对症治疗,大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顽固病例,采用小针刀经小关节间隙入路脊神经触激术治疗,[1]6取得进一步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病例症状、体征、X片、CT、MRI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均经多次小针刀治疗,或针灸、推拿、牵引、药敷、拔罐、理疗等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残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单纯L3/4节段3例,L4/5节段10例,L5/s1节段8例,合并L4/5、L5/s1为8例,3节发病1例。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发射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

2治疗方法

2.1体位: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

2.2定位:根据CT、MRI片所示,在病变下位棘突偏患侧0.5cm处。

2.3操作:常规消毒,选刀口边角磨成圆利的3号针刀,在定点处,刀口与脊柱平行,垂直皮肤快速刺入到达骨面,稍微上下调针刀寻找小关节间隙,向深处探下去,突破感后,针刀进入椎管,控制好针刀,缓慢摸索微进针刀,以触激神经根髓鞘,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放射感,出针刀,按压止血,贴创可贴。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1)治愈:腰腿痛消失,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恢复工作。(2)好转:腰腿痛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治疗效果

30例患者,1次治愈8例,2次治愈3例,3-5次治愈5例,5次以后明显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

4典型病例

党某,男,65岁,2007年5月就诊。患者诉腰痛伴右侧下肢麻痛3年,行走困难不能久立、久坐,床上休息也觉胀痛,经多次针灸、推拿、理疗、牵引、药敷、小针刀、中西药内服、输液等治疗,时或好转,疗效不佳,医生束手无策,病人亦觉悲观失望。查体患者痛苦面容,弓腰小心步态,脊柱向右侧弯,右侧肌肉紧张,L3-S1棘突压痛,臀中肌、梨状肌压痛,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梨状肌试验(+),X片示生理曲度变直,L1-5不同程度骨质增生,L3/4、L4/5、L5/s1椎间隙变窄。CT片示L3/4、L5/s1椎间盘膨出,L4/5椎间盘向后右突出,压迫相应硬膜囊。应用小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后,病人感觉症状立即减轻,后再经3次治疗,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没有复发。

5体会

我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本身不可能引起症状,临床上所见的主要症状多是因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破裂,与神经根粘连于椎间孔,影响了神经根的血供,出现神经根水肿,神经根内血流变慢,可使神经根组织内废物聚集,产生神经根功能改变。有腰腿痛症状的椎间盘突出症,100%有梨状肌和其他臀肌的损伤,症状明显者,梨状肌刺激症也必严重。随着病程的发展,还可波及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髂胫束、小腿三头肌、腓骨长肌等,出现疼痛。[3]任氏临床研究成果证实:针刀脊神经触激术,对神经病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针刀对神经根给予适度的触激,利用其应激反应、神经根鞘膜受触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借助这种反应,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得以松解,在神经通过的地方由于结缔组织粘连而使神经受限或被结缔组织卡压,出现的局部症状,也因针刀触激所产生的反射使粘连得以松解,卡压得以解除。同时,伴随应激反应,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吗啡物质分泌增多,受刺激的周围组织循环增强,更有利于神经根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消退,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得以消除,达到治疗目的。[1]

参考文献

[1]任月林,任旭飞.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1-22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