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91例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91例效果观察

雷丹

雷丹(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西药剂科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91例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泻脐贴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止泻脐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治疗西药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01-02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肠炎,多在秋冬季节发病,故名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该病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最为多见[1]。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该病主要特征为:先吐后泻,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以及多种感染,如鹅口疮、中毒性肝炎等。笔者选用自制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91例确诊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患者40例;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以上患者90例;呕吐患者50例;发热患者60例。91例幼儿秋冬季腹泻患者中男50例,女41例,年龄3-36个月,平均10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平均9个月;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平均11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多数患儿还会发热(一般为38℃~40℃)一般为低热、咽部疼痛等症状,半数患儿会有呕吐及腹痛。患儿发病1-2天后出现腹泻,每天十次左右。大便呈水样或鸡蛋花汤样,大便中可有少量粘液,但无脓血,无腥臭味。

1.2.2大便镜检:有少许的白细胞。

1.2.3重症患儿脱水体征明显。表现为患儿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高热不退,四肢末端凉,少尿,啼哭无泪,甚则皮肤发花。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即静脉注射利巴韦林10mg/(kg•d)溶入5%葡萄糖以1mg/min速度滴注;根据脱水情况补液及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口服思密达1g,1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止泻脐贴辅助治疗。

1.4观察指标观察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两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

1.5疗效判定(1)显效:治疗48h后,患儿大便1-2次/天,大便性状改变。(2)有效:治疗48h后,患儿大便次数减少,稍稀。(3)无效:治疗48h后,患儿大便次数无明显减少或增多。显效率为:显效人数/该组例数。总有效率为:(显效人数+有效人数)/该组例数。

1.6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见下表。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秋冬季节儿科常见的婴幼儿肠道疾病。多见于3~24个月的婴幼儿。该病病程一般较长,单纯西药或者中药治疗,疗效较慢。本组病例显示,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中医主张辨证施治,医家吴师机曾说:“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2]。止泻脐贴是将中药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治疗腹泻的一种方法。《厘正按摩要术》:“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在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辅助止泻脐贴,能加快小肠粘膜的修复,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西医认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失当,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因此积极预防可以减少患儿的发病率。预防的重点是,引导患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禁喝生水,禁吃不洁食物。

综上所述,止泻脐贴辅助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秀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6例[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8.

[2]清•吴尚先.理瀹骈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