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永(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六淫和七情不仅单独致病,而且可以互为诱因,情志失调可以增强人体对外邪的易感性。六淫外感也可以伤及形体,引起精神紧张,焦虑忧愁,反过来又使外感病病情加重。若恢复期情志不遂又可影响邪气的外达,正气的来复,药效的发挥而推延病愈时间。
【关键词】情志外感病致病力
【中图分类号】R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14-01
临床上,淫情交错所引起的疾病普遍存在,但受前人六淫外所因、七情内所因的认识,对情志致病的探讨,多局限于内伤杂病,而于外感疾病未有论及。然证之临床,六淫外邪与七情内伤可同时兼病,亦可先有七情内伤,接着外感六淫;也有先感受六淫外邪,而后出现七情内伤的。情志因素与外感病相辅相成。兹就个人一隅之见试析如下。
1内伤七情而诱发六淫外感
人作为一个整体,生理和心理是统一的。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必需。但当情志异常变化时,就会引起人体生理平衡及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则全身的气机就会发生紊乱。气机运行紊乱,营卫气血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正气不能御邪,外邪就会乘机侵袭,导致发病。
正气充足,卫外固密,邪气则难以内侵,疾病也就无从发生。而正气虚弱,卫外不固,防御机能减弱,病邪即可乘虚而入。故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吴鞠通所谓“不藏精,非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1]指出人事包括思维情志活动过度强烈、频繁、反复,超过一定生理限度,也可能损伤人体正气。例如抑郁寡欢,悲伤忧思,寝食俱废,造成内脏气机紊乱,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就为邪气的入侵大开了方便之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情志失调而召六淫外感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景岳全书》所说的气泄症,指怒气时便作泄泻,其治用痛泻要方,方中用白术、陈皮、白芍健脾理气,柔肝缓急,还用祛风除湿的防风以祛逐外邪。
正由于情志异动能戕伤正气有利邪入,所以历代医家分析外感病的发生,都十分重视对情绪、意志的审察。如李时珍论霍乱时提醒“有湿热、寒湿,并七情内伤,六气外感”;陈无择谓黄疸、疟、霍乱,“外则风寒暑湿,内则喜怒忧惊,酒食房劳之因悉备”[2];而吴鞠通辨伤寒、暑温病例,又多有“积怒内伤,又加外感”之义。强调“内外兼并,淫情交错”,并不排斥外邪的致病作用。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不能只用心理疗法,还要配合祛邪法,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2情志怫郁加重病情
体质、病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外感病的临床表现。但外邪内入,伤及形体,引起精神紧张,焦虑忧愁,又会导致外感病病情加重,甚至速其死亡。临床上,一些严重的时病患者常于情绪剧烈波动后出现病情剧烈变化,即是例证。
情志变异引起外感病病情加重的机理,一是五志过极化火,恣助邪热。使外感病邪为患的作用更趋加大。柳宝诒所云:“平时有气郁之病,则肝木不畅,久而化火,络气郁滞,温邪窜入肝络……,邪郁不达,久而化火,即蒙冒厥阴而有昏痉之变,”[3]已明示此义。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惊恐思虑过度,通过造成内脏气机紊乱,或直接、间接地损耗精血,又可以引起机体机能状态每况愈下而促使病情加重。如热病营血阶段,适逢境遇之因暴怒气逆,导致呕血衄血转见增剧,就是因为怒则气上,影响了气机的升降出入之序,使营血运行在原来仅有热迫的基础上,又增添气逆助血上溢的因素,故而出血势必更多。
3情志不遂贻延病愈
外感病的致病主因是感受了六淫时邪,因此驱逐外邪是促进外感病痊愈的重要条件。然而邪之能出,病之能愈,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正气来复,气化趋常。若外感病恢复期发生激烈的情志波动,通过干扰气机影响到上述条件的形成,也会使正胜邪却的趋势延缓实现。
关于外感兼情志内伤能推延病愈时间的机理,前人认识不一。柳宝诒“伏温而兼内伤者,则因内伤而留滞伏温,不得爽达……,因此淹缠致成坏症。”从情志不遂,气机不畅,留恋病邪的角度解释;秦笛桥“内则神烦曲运,外则暑薰热蒸,气尤易伤”[4]以及张子和“余尝治大暑之病……如探囊,然惟劳气而耗,恐而气夺者,为难治”,[5]则以情志内伤,正气难充为理;其它如金子久“湿温兼挟七情,用药颇为掣时”[4]似又从七情内郁、病杂药难取效立论。如此看来,情志不遂可以通过影响邪之外达,正气来复,药效发挥而贻延外感病痊愈的速度。
4六淫外感而致情志内伤
外感六淫也可致七情内伤。因为情志活动的基础是脏腑精气,精气足,则情志活动正常。精气不足,情志就会异常。‘外邪侵入人体后,损伤人体脏腑精气,则七情活动的基础受损,其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高世拭注:“言薄心气则善畏,薄肝气则惊骇也。”这样六淫外感而诱发七情内伤的病证,在《伤寒论》中多有反映。如第107条:“伤寒八、九日……胸满烦惊,……柴胡加龙骨牡砺汤主之。”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其人发狂……。”
现代行为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当免疫系统感受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等非识别信号的刺激后,在引起免疫应答的同时,并可通过免疫系统释放的多肽因子,将感受到的信息传递给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变化,从而引起情绪变化。有人研究发现,所有外感疾病,都会引起人体心理活动的改变,只不过某些人表现得不明显罢了。
因此,对于那些六淫外感的疾病,不能简单地只用解表祛邪法,还应结合心理疗法等调其神,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七情内伤可致六淫外感,外感六淫也可导致七情内伤,它们互为诱因,交互作用,共同引起人体发病。
参考文献
[1]王孟英。温热经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
[2]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42:
[3]柳宝诒。温热逢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0
[4]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83516
[5]张子和。儒门事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