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玲刘琦谢敏骆晓芸李玉娟(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58-01
【摘要】总结1例冠心病行PCI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护理经验。提出病情的观察和抢救、用药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宣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PCI肾动脉出血护理
PCI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病人易接受等优点[1]。但PCI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我科发生冠心病PCI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1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4岁,于20年前诊断为“冠心病”,曾外院多次住院治疗。本次因“反复心悸、胸闷,复发加重5天”于2011-11-4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下壁、广泛前壁、右心ST-T改变。患者于2011-11-10行前降支近段PTCA及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回监护室患者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于2011-11-12日凌晨患者诉右侧腰部及右下腹疼痛,伴恶心,查体:心率110次∕分,血压85∕50mmHg,右腰部肿胀且大片瘀斑。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1.9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4%);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2.941×1012/L);红细胞压积(24.70%);肾功能:尿素(8.42mmol/L);肌酐(192.2umol/L);尿酸(285umol/L);钾(4.17mmol/L);血淀粉酶(126.00IU/L)。血气分析:BEecf(-5.0mmol/L);Hb(88g/L);HCO3(19.8mmol/L);Hct(0.26);iCa(0.97mmol/L);钾(4.6mmol/L);钠(137mmol/L);PCO2(33.6mmHg);Ph(7.38);PO2(84mmHg);SO2(96%);TCO2(21mmol/L)。腹部超声提示:右肾影增大,轮廓不清,肾内回声异常,腹腔少量积液。诊断考虑:失血性休克;肾动脉分支栓塞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急诊行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造影术,见右肾分支血管出血,给予肾动脉分支明胶海绵栓塞术,成功对肾动脉分支进行封堵。术后患者查血肌酐、尿素氮、血象渐增高,反复多次发烧,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容、抗感染、改善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胃粘膜、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于2012年1月19日好转出院。
2护理体会
2.1病情的观察和抢救由于患者疼痛难忍,烦躁,极不配合治疗和护理,除了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外,着重于心电监护的严密观察、注意意识及右腰部瘀斑变化情况,定时专人复查彩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患者因失血过多已导致多脏器器官灌注不足,为防止多器官的功能衰竭,将鼻导管吸氧改为持续面罩吸氧6-8L∕min,同时保证吸氧的浓度及湿度,以此改善心肌工作效应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氧供[2]。
2.2用药护理患者体内植入支架,一方面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使用大剂量肝素及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另一方面患者又有出血倾向,且病情发展快,使用药物复杂多样,为保证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确保药液安全输入患者体内的同时,要求我们对药物的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必须及时到位,随时关注各种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2.3管道护理此患者有吸氧管、深静脉置管和导尿管,对各管道必须明确标识;妥善固定,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根据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持通畅;对导尿管和深静脉置管与皮肤黏膜接触的部位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感染。定时为患者行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管内的颜色、性状及量,定时挤压尿管,避免堵塞。观察深静脉置管有无移位、脱出,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并定期更换敷贴,杜绝人为感染。
2.4心理护理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担忧,对其提出的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同时取得家属的支持。
2.5皮肤护理此患者右腰部皮肤大片瘀斑且疼痛,为缓解其症状,将三七、红花等中药常规熬制成汤剂,先利用热蒸汽对瘀斑进行局部的熏洗,再用纱布熏取熬制好的汤药局部热敷。同时采用芦荟联合50%硫酸镁湿敷瘀斑部位,效果良好,疗效显著。
2.6健康宣教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长期规则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3小结
如何正确估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心脏事件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是PCI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全面认识,对术后病人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进行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预后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才宇,张静,王健等.PCI术后病人院外康复指导[J].护理研究,2003,17(5):583.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