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1王淑凤2崔元慧31,3胶南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胶南266400)2胶南市中医院
[中图分类号]R75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2-0064-01
我院2010年6月1日一9月30日诊治了320例手足口病,现在对320例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我院上述时期共诊治手足口病320例。其中男172例(54%),女148例(46%)。<1岁4例(1%),1~3岁75例(24%),>3~7岁138例(43%),>7~14岁93例(29%),>14岁10例(30%)。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27岁,其中>20岁者3例。散居儿童98例,幼托儿童123例,学生97例,农民1例,军人1例。6月发病人数130例(41%),7月发病人数153例(48%),8月发病人数30例(9%),9月发病人数7例(2%)。出诊前有发热者278例。就诊时320例口腔均有皮疹,手足口均有皮疹者292例(91%),只有手口皮疹者17例,只有口腔咽部充血滤泡,经医学观察3~5d,出现典型手足口病表现者11例。臀部有皮疹者95例(30%),腹部有皮疹者36例(11%),大腿内侧有皮疹者28例(9%),耳廓有疹者3例(1%)。腹部和大腿内侧有皮疹者,臀部均有皮疹。皮疹形态为粟粒状红色丘疹和疱疹共存,红色丘疹相对较多。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稍高出皮面,极个别明显高于皮面,类似水痘。疱疹壁较水痘壁稍厚。手足口病的疱疹明显小于水痘的疱疹。疱疹液较混浊。患者无痛感,无痒感。320例患者无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2讨论
2.1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2.2根据本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2.2.1手足口病多发于3~14岁儿童,占发病总人数的72%,其中3~7岁占43%,7~14岁占29%,3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人数的25%,大于14岁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3%。
2.2.2发病情况和人群聚集现象有关,幼托儿童及学生占发病总人数的69%。8月学校和幼儿园放假,本病的发病人数明显下降,占总发病人数的9%。
2.2.3手足口病好发于夏季,9月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2%,发病人数明显降低,考虑发病人数的降低原因,除外和人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见效以外,和季节有一定的关系。
2.2.4由于幼儿园及学校加强了晨检工作,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一些只有口腔咽部充血和/或滤泡的儿童,也被分流到医院,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耐心细致的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家属本病的潜伏期是2~7d,患儿需要医学观察3~5d,等出现典型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后,再做出明确诊断。本组有11例患者是经过医学观察后确诊的,一般2~3d就会出现典型的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2.2.5320例手足口病患者,手足有皮疹者,口腔内均有黏膜疹,并且部分患儿就诊时,首先有口腔内黏膜疹,继而出现手足疹,发现口腔黏膜疹早发于手足疹。
2.2.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人心稳定工作,由于2003年的“非典”流行,使一些人对手足口病的流行有一种恐慌心理,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安慰解释,手足口病不可怕,绝大部分可自愈,只有极个别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家人要观察患儿有无发热不退、心悸、胸闷、气短、咳嗽、头痛、肢体活动不利、意识障碍等不适表现,有不适随诊即可,消除患者及家属恐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