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辅助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 2

镜辅助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孙皖秦1贺世明2董阿睿1涂永永1王峰1

(1.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43)

(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下对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3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内窥镜辅助下的经外侧裂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质造瘘清除血肿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的情况,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肿清除比例>80%、<60%、60%~80%情况的患者分别有10例(55.6%)、3例(16.7%)和5例(27.7%),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比例>80%、<60%、60%~80%分别为7例(38.9%)、4例(22.2%)和7例(38.9%)),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者12例(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者7例(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经外侧裂手术治疗,血肿清除较好,对患者脑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字】神经内窥镜;经外侧裂血肿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83-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同时也是一种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致死情况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高血压诱发的心血管疾病位列首位[1]。高血压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这些并发症不仅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而且会给病患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在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部分地区可能更高,30天内的死亡率为30%~52%,10%的患者1个月能独立生活,而6个月后生活能自理仅占20%[2]。高血压脑出血不仅具有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而且一般发病较急,治疗后预后效果差等特点[3],发病部位多为基底节区血肿,约占60%[4]。手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好的方法,手术治疗可以清除血肿,减轻其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改善局部缺血,减轻和消除血肿分解释放的各种毒性物质造成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5]。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内窥镜辅助下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内窥镜辅助下经皮质造瘘清除血肿进行治疗以及立体定向引导穿刺抽吸血肿等手术治疗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内窥镜辅助下的经外侧裂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质造瘘清除血肿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和恢复情况,研究内窥镜辅助下对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8例患者,男性患者10例,女性8例,年龄介于34到70岁之间,血肿量35到110mL,平均(53.6+4.6)mL;对照组18例患者,男性患者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7.3+2.5)岁,血肿量35到110mL,平均(54.1+3.8)mL。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地域以及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步骤

1.2.1实验组手术步骤

采用常规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对与脑组织连接紧密的血凝块以及较大血肿,切勿强行吸出,达到减压的目的即可。手术中出现活动性出血,采用双极电凝弱电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彻底止血。对手术前已经出现脑疝的患者,充分减张修补缝合硬脑膜,必要时加用人工脑膜,去骨瓣减压。

1.2.1对照组手术步骤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麻醉以及其他处理如实验组。从颞中回或颞上回切开皮质不断向下分离,逐步进入血肿区域,吸引器分离和清除血肿,同实验组一样,待血肿大部分或者全部被清除完后,辅以神经内窥镜进行探视,对碰到的血肿进行清除。其他注意事项同实验组。

1.3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相应的手术,手术后经CT扫描确定手术清除患者血肿程度,按血肿清除比例分为>80%、<60%、60%~80%三项,记录对应患者例数。在两组患者手术后半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按ADL分级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并记录(ADL分级如表1所示)。对两组患者临床记录数据通过SPASS软件进行分析。

由表2和表3可知,采用内窥镜辅助下对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经外侧手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血肿清除程度大于80%,介于80%与60%间的以及小于60%的患者数分别为10例、5例和3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血肿清除程度大于80%以及术后能够良好恢复的患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选取何种方式进行血肿清除手术,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同时又能迅速达到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病理过程,至今仍是神经外科医师们不断探讨的话题。传统的通过开颅对血肿进行清除的手术,通常是切开皮质区,然后进入血肿区对血肿进行清除,但是这种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脑组织反应重,非常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6]。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术后不良反应很小;与穿刺引流术相比,在直视下止血并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必要时还可根据颅内压扩大骨窗减压[7]。目前普遍认为对于血肿量较少,术前无明显周围水肿的患者,经外侧裂入路手术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减少了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的创伤,避免了因皮层造瘘造成的颞叶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对语言功能和视野的保护;避免了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血肿清除不彻底和易再出血的缺点。患者术后脑水肿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所降低。

本文研究在内窥镜下对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经外侧裂手术治疗,采用经皮质造瘘清除血肿进行治疗的手术进行对比,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研究对不同组患者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2天内的CT扫描图,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血肿清除程度,随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ADL分级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状态进行观察。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肿清除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马骏,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变化及意义[J].浙江大学,2013:11.

[2]KOMATSUF,MIKAK,ANTONIODL,etal.Endoscopicfar-lateralapproachtotheposterolateralcraniovertebraljunction:ananatomicalstudy[J].NeurosurgicalReview,2013,36(2):239-247.

[3]杨地,戴黎萌,罗伟坚,万勇,陈成.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J].2014,24(11):75-78.

[4]唐晓平,游潮,张涛,等.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8):817-820.

[5]张双,陈谦学.小骨窗联合侧裂-岛叶入路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3):389-39.

[6]万晓强,郑念东,张道宝,等.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3):410-412.

[7]李刚,赵东刚,陈少军,等.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45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1):684-685.

[8]黄传平,刘剑,汪先兵,等.经外侧裂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切口改良探索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4):4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