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丽贵州省兴仁县屯脚镇长青小学562307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南针,能指引教师在教学中不离不偏,能把教学内容全面地施教于学生,不会遗漏知识点,能带领学生以最捷径的方式达到教学成效。因而教学目标不容忽视,现将我理解的教学目标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贯穿整堂课的主线,要想全面地完成课堂内容,得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学科目标,避免甲课上成乙课。小学语文学科总体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它的总体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然而在施教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学科目标,以免把语文课上成其它课。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象征、诗情画意、宏伟、凡是、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3.情感道德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把握不住学科教学目标,过多地讲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只注重情感道德目标而忽视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即甲课上成乙课。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耽误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掌握学科目标很重要。
2.掌握学段目标,以免遗漏知识点或加大学生学习难度。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第一学段,三、四年级为第二学段,五、六年级为第三学段。不同的学段有不同学段的侧重点。如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多认少写;第二学段是继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不仅理解词句意思,而且要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三学段继续词、句训练,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和领悟表达方式,学习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可见词句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每个学段都有要求,只是要求程度不同。但高年级的教师对字词往往不是很重视,不作强调。如:一年级中的课文是由一篇篇很短的课文、生字和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字组成。若不把握教学目标就会把一年级的学生当成第二学段的学生来教,大量时间教文章,分析文章,由于课堂时间关系却不花时间指导田字格中的字,从而导致学生从小养成不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不工整,写倒笔画。到了中高学年段就难以纠正,高段老师就会埋怨低段老师没有教好学生。因此在教师眼里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也必须课堂上进行指导。
3.掌握教材目标,整体抓住本册重点内容。要研读教材目标,整体把握教材纵向目标,做到对整册教材知识重难点心中有数,即明确该册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内容、知识要点;横向目标做到课程目标紧扣单元目标进行完整细化的设计。
二、合理设计课程目标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不走弯路。教学目标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是否有效。正确的教学目标即使教学活动有一些缺陷,目标方向也不会出现错误。尽管教学效率受到损失,教学效果也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若教学目标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即使教学活动再完美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合理设计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要素: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设计除了紧扣学科目标、学段目标、教材目标、单元目标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情况进行设计。因为一个班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课程目标要有选择性、可调整性,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但又明确规定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保证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又为个体差异提供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教材所规定的课堂目标。
2.把握教学目标的“量”。语文课中字、词、句、习作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学期或一个课时能够完成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握量,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呈现很多个知识点才算完整,只要突出本课的重点知识,或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呈现出本班的重点知识训练目标就行。切忌急于求成而满篇抓,每个知识点都当成重点知识抓,最后落个看似懂而不精,做练习的时候不会做或常出错。老师却经常埋怨学生讲了那么多遍还不懂。其实当我们训练了一个主题之后大多数学生还不明白的时候我们得反思自己,虽然讲了很多次,但没有作强调,学生没有把握重点知识,他们肯定是似懂非懂,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学生。
3.合理处理教学目标与生成关系。预设教学目标是教师上课之前对教学活动的准备,是为了全面地掌握文本知识以便更好地施教于学生,教师也会毫不犹豫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教师在从教活动中往往会遇到生成问题,有些生成问题是对课程目标的补充,是宝贵的内容,有些生成问题若不合理处理则会把教师引到教学目标之外。例如《静夜思》,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都知道是作者思念自己的家人和故乡而作的这首诗。生1质疑:他想家人为什么不打电话呢?师:那时候没有电话。生1:那他可以坐车回家呀。师:那时候科技落后,没有电话,交通不方便。生2:什么时候有电话的?针对生1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花时间与学生讨论,因为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当时思念亲人和故乡的情境,这个生成问题是对教学目标的补充。生2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激励式语言让学生自己课余时间继续关注,但教师不作详细解说,因为这不是教学目标范围的问题。因此合理处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在科学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的生成,更生动更有活力,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