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河南郑州市卫生学校孔维明
近年,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较为活跃,出现了“两大矛盾”说、“公共服务滞后”说、“相对需求不足”说等许多新看法、新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主要矛盾的成因以及解决路径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对其加以整理、综述,并加以简评。主要矛盾新变化综述
1历史回顾
综述之前,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官方观点的发展轨迹,对其三个阶段做一下简单梳理,以便为突出最新研究成果之“新”提供对比参照。第一阶段是“初步提出、短期实施”时期。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首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与现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第二阶段是“严重干扰、偏离方向”时期。这一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决定没有得到真正贯彻执行。第三个阶段为“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重新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依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
总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与重新确立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有着沉痛的教训,甚至血的代价。这一启示对我们科学应对当前改革开放中出工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2新观点综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据此,学术界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现将若干观点综述如下:
2.1“公共服务滞后”说。这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观点之一,以高尚全、杨鹏等为代表。2005年10月3日《经济观察报》刊载高尚全的《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一文。该文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的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随后,11月16日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杨鹏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对于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二人也都给与相似的解释。杨鹏指出,“为什么经济持续增长到今天,中国社会的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反而突出了呢?为什么只进行政策性的调整,已经难以满足公众的公共品需求了呢?这是因为公共品需求的急剧攀升,而现行的供给体制已严重不适应。”高尚全给出的原因更加到位,“真正的焦点在于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关于解决路径,二人指出:“推进政府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才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2“新形态”说。这一观点者主要以皇甫平为代表。该观点的核心内容与上述“公共服务滞后”论基本一致,都认为当前我国公共品供给短缺,但是与高、杨二人的看法有着本质区别。皇甫平认为,“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物质文化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依旧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共产品供不应求”只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皇甫平指出,“改革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真正焦点,在于体制转轨中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了不公平。”
关于解决途径,皇甫平在《改革不可动摇》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改革该改到政府头了》等文章中先后指出,“政府应当从市场中的利益主体变成公共服务的主体,把公共资源、公共品公平公正公开地向公众服务分配,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改革继续向前发展,最主要的是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从经济指导型转变为社会服务型,多发展社会福利,解决公共品欠账的问题。换句话说,改革该改到政府头上了。”
2.3“两大矛盾”说。该观点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他认为:①我国经济发展的不但水平较低而且严重失衡,发展仍然是首要的任务;②当前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但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③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对政府转型提出了更为紧迫、更为现实的要求。
基于上述新变化,迟福林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已演变成两大突出矛盾:一是仍然面临着经济不发达的突出矛盾;二是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与两大矛盾相对应的还有两大对策: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本人认为,该观点与上述“新形态”论及“公共服务滞后”论有交叉重合之处。该论断虽有创意,但实际上是对官方观点的继承与创新。首先,“经济不发达”是对“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继承;其次,针对当前公共服务领域的新变化,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展为“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表述更为精确。
3总结
总的来讲,近年来对主要矛盾的研究呈现出较为繁荣的局面,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观点、新看法。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深化了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丰富了这一研究的理论成果。就本人而言,更加倾向于“新形态”论的观点,该观点既符合辩证法,又客观反映的当前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原因有四:首先,公共服务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且“发展失衡及政府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感受,已经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公共服务滞后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其次,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民众,普遍认为政府责任缺失是主要原因;其次,这一观点的提出方式“与高尚全不同,皇甫平先生讲的比较讲究和巧妙,”避免了与官方观点的直接交锋,既指出了问题有易于接受;最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实践的深化而发展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未发生根本改变,但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形态;这种新形态既体现了主要矛盾的变化,又没有突破现有矛盾的根本性质。也正是这一新形势、新情况,最终成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出台的背景之一。
参考文献
1杨鹏.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载2005.11.16
2同上
3皇甫平.改革不可动摇.载财经,2006(2)
4迟福林“.十一五”时期实现改革攻坚突破性进展的五点建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
5张纪等.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载理论探讨,2004(6)
6吕炜等.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4)
7同上
8陕剑.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吗———评高尚全、皇甫平的一个新论,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709/24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