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美丽(洛阳豫剧院副院长,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J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059-01
化妆造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劳动,而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形象设计的科学,它涉及心理学、美学、人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涵盖着服饰学、色彩学、化妆造型设计、身势学等领域的内容。戏曲舞台化妆是舞台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戏曲舞台上,程式无所不在,唱念做打、人物造型、服装和道具以及布景,乃至角色行当都是程式化的,没有程式就没有中国的戏曲。戏曲的形式美的总体要求为“比例对称”、“节奏韵律和谐统一”,其对形象美和形式美的区分尤为重要,因此,舞台上的美带给人们的是第一视觉。戏曲化妆作为塑造戏曲人物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民族等特点加以设计和运用。简单说就是装饰、变型(形)、美化,即通过运用各种工具,遵照造型规律的步骤,采用适于个性的技巧和方法,对脸面、五官及其它部位进行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主体形象。当然,戏曲化妆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人物的时代背景及多方面因素的积极配合。我本人从事戏曲化妆工作二十多年以来,体会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专业化妆师,应该和演员一样,深入剧情,用心感悟,同时还应懂得形、色、韵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妙手生花,让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展观在戏曲舞台上,从而激荡观众的心灵。
化妆师是一台戏中人物形象的创造者,依据戏曲艺术的创作的特性和规律,化妆师的创作活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创作题材和内容首先要由剧作家所提供的剧本决定。因此必须首先以舞台剧情为创作依据,认真钻研剧本的主题思想,以及剧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性格化特征和剧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阶层、种族特征、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等特点,这才有助于化妆师形成对未来舞台人物形象的构思。鉴于舞台化妆艺术的审美特性,化妆师的形象构思,又不能局限于文学形象的描绘中。剧作家是借助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塑造各类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的。有时为了能使观众在脑海中产生鲜明的内心视象,剧作者不惜在描绘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时,采用一定程度的夸张描写。如描绘一个人的形象“面如满月”、“眉如卧蚕”、“鼻如悬胆”、“血盆大口”等等。在文字描绘上作适当的夸张,即可激发观众内心的视像感觉,以达到艺术渲染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文学形象描绘,显然不适合舞台化妆造型艺术所具有的视觉形象直观性和真实的特性。我们河南省越调剧团创演的《尽瘁祁山》在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中荣获金奖,我作为化妆师也获得了化妆造型奖。荣幸之余,也深感化妆造型的艰辛,更深刻体会到化妆造型艺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我们创演《尽瘁祁山》这部戏,一是为了完成已故越调大师申凤梅想排这个戏而没有排成的心愿,二是为了进一步锻炼申小梅,让她甩开老师的拐杖用自己的力量再塑诸葛亮这个艺术形象,针对申小梅扮演这次诸葛亮的不同地方,我翻阅了“三国”资料,分析诸葛亮当时的身份、年龄和历史背景,反复构思、精心设计、认真描摹,多次为申小梅试装,并借鉴影视和越扮的特长和画法,为我所用、大胆革新、自制发髻和头饰,一改传统的扮相和服饰,使诸葛亮的形象更生活、更自然,更生动、更亲切、使申小梅扮演的诸葛亮更加风骨遒劲、浑然圆融,豪迈中显出拙扑,苍劲中含几多真情,使诸葛亮的形象造型在大帐中有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一面,回到家中与妻儿团聚,又有亲切慈祥、谈笑风生的一面,受到专家评委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化妆师的造型艺术还必须同导演的整体构思融合在一起。导演是完成一台戏艺术构成的总设计师。在色彩基调、风格样式、人物形象、音响效果、表演情趣等等都要由导演来合成。他好比乐队的总指挥,每件乐器所发出的音质强、弱、高、低,节奏的快慢等等,都必须在它的艺术旋律中达到和谐统一。戏曲创作中的化妆造型,犹如乐队中的某一件乐器,要按照指挥的旋律发音,才有同其他乐器一起共同奏出优美和谐和的曲调。对我来说,一部新戏的推出就是一次新的创造和探索。在河南省第九届戏曲大赛中,周口市豫剧团参演的现代都市风情剧《都市彩虹》荣获金奖,我被特邀为此剧担任化妆造型。我根据剧情的需要,导演的要求,人物性格的特点,分别为主要角色进行化妆设计,特别是女一名石大兰的化妆设计,更倾注了我的苦思冥想,这出戏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石大兰是一位朴实无华的女人,她不怕吃苦流汗,毫无城府与心计、善良真诚、人物命运陡转起伏,但她始终保持一颗真善美的心灵,根据这个人物的特点,我把石大兰妆扮的朴实之中显靓丽,善良之中有大美,时尚而不浅浮,光彩而不艳俗,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女一号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形象感染力。
戏曲舞台化妆作为一门艺术,就要遵循艺术规律,不能不受制于艺术的特性。而化妆师是整个过程的创作者,我们所从事的是化妆艺术,所进行的是艺术形象的塑造,典型人物的创作,而不是粗糙的,生活形态的形象修饰。当然,戏曲舞台化妆,仅仅把脸蛋化漂亮了,不能说是专业意义上的化妆。在我看来,一名优秀的化妆师的标准就是“全面、有内涵”,必须懂得绘画技术、摄影技巧、灯光景别、色彩搭配原理、服装潮流走向、发型设计的构思以及美学、心理学、文学、表演学、历史学等综合知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提高艺术造型能力,塑造出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台艺术形象。
我对豫剧马(金凤)派艺术情有独钟,因为由马金凤先生创立的豫剧六大流派之一的马派艺术,是一株苍翠刚劲的艺术常青树,是一朵芬芳飘溢的牡丹花。自从1998年起,我跟随马金凤老师学艺十余年来,主演了豫剧马派的几个代表剧目,表演及唱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我荣幸地被豫剧大师马金凤正式收为关门弟子。
2007年7月,我参加了《梨园春》第六届专业青年演员戏剧大赛,在148名戏剧精英的博弈中,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终于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的前30名,最终荣获了金奖第二名,我参赛的节目就是我老师马金凤的代表节目《穆桂英挂帅·接印》中的主要唱段。为了演好这场戏,马老师言传身教,一招一式,不厌其烦地教我演戏,教我刻画人物,教我学唱腔;我被马老师诲人不倦的园丁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更是锲而不舍地学习,挥汗如雨地苦练,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我增强了自信心。再加上我长年与马老师同台演出,使我对马派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和表演能力,因而对这部戏的演绎还算比较精彩。
现在,我想谈谈学习和演出《穆桂英挂帅·接印》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了解剧作的基本情况,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认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清演出对演员的特殊要求等,这样,演起来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清楚劲儿往那儿使。
《穆桂英挂帅》这部戏原来就是个豫剧优秀传统剧目,原名叫《老征东》。1954年,经过马金凤先生与南京的剧作家宋词大刀阔斧地加工整理,才易名为《穆桂英挂帅》。女中豪杰穆桂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虽然她的故事带有很多传奇色彩,也多是老百姓的杜撰和想象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历史的依据。但由于剧目描写了老年穆桂英的英雄壮举,热情地宣扬了爱国主义思想,很有积极意义。穆桂英的人物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因而久演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穆桂英挂帅》是马金凤老师的代表剧目“一挂二花”(《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中的“头牌”,而“接印”一折又是此戏中的重场戏,对于整个戏剧的发展和结局至关重要。塑造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热情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是赋予角色的重要任务,只有牢牢抓住这两点不放,才能使人物形象显得鲜活丰满、真实可信。穆桂英到底接印与否,是其思想冲突的焦点,也是其思想变化的转折点,这场戏必须把穆桂英思想矛盾的过程,层次分明、深刻真实地表现出来。因此,演这场戏不仅表演、唱腔难度大,而且角色眼神的运用,身段、台步、水袖等表演程式的体现,都要很见功力才行。
坚持“文戏武唱”的处理,是这场戏的特色。因为穆桂英演戏的艺术行当属于“帅旦”,所以,在这个“接印”过程中,穆桂英虽说是青衣应工,但要巧妙自然地融进刀马旦、武生的一些身段,让人物有一种柔中带刚的气质。
在马金凤老师的悉心教授下,我对此戏的来龙去脉、艺术价值、表演唱腔、演唱要求等,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刻画鲜明丰满的艺术形象是演员的根本任务,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运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努力塑造穆桂英融儿媳、母亲、元帅多重身份为一身的古代女英雄复杂的性格。
为了演好《穆桂英挂帅·接印》,我在马金凤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采用“剥笋”的手法,层层深入,对穆桂英的性格进行细致入微、生动逼真地描绘,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
这个折子戏的第一个环节是“盼儿早归”。为了在感情上与上一场“为儿担忧”的下场戏能够衔接起来。就在“小锣声”中,我饰演穆桂英的迈着缓缓地小台步上场,满腹心事,脸上写着焦灼和不安,两手无力地下垂,不住地叹息。人物的潜台词是:儿女迟迟不归,令人惆怅焦虑!在长叹了一口气之后,其水袖一左一右地甩出。忽然,文广、金花兄妹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这时,穆桂英紧皱着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文广兄妹讲述了“校场比武夺帅印”的过程,初始,穆桂英喜形于色,似乎看到了朝廷中“乌云”散去,国家又有了希望,于是感到欣慰,振奋。但是转念一想,孩子在校场上杀了兵部王强之子王伦,这不是又惹下了塌天大祸吗?穆桂英霎时间就像遇到了晴天霹雳,朝廷的昏庸、奸佞的霸道、杨家将的冤屈……千思万绪涌上心头!面对孩子抱回来的帅印,穆桂英该怎么处置?为了刻画穆桂英此时的心情,我在表演动作上以右手托印,左手微微颤抖地抚摸帅印,继而以走“小圆场”、“蹉步”等程式动作,把穆桂英看透时事,“懒掌帅印领三军”的痛苦而又复杂的心情,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
面对着将要发生的无法排解的矛盾和纠葛,穆桂英狠狠地扇了文广一掌,并且给上了绑绳,准备押子赴京,请罪辞印。佘老太君坚决地拦住了穆桂英,并劝她“为国事讲不起往日之恨,到府门去鸣钟快整三军”。穆桂英痛陈杨家将血染疆场的悲壮历史,叙述朝纲不振、杨家受屈的现实。这时,我饰演的穆桂英双手颤抖着撩起了水袖,对佘太君有力地拱手,并以深沉、悲壮的豫西【二八板】的唱腔,把一腔怨愤倾泻出来:“未开言来心如焚,尊声祖母老太君。并非我贪生怕死不挂帅印,恨只恨宋王昏庸叫人伤心……”当佘太君坚决表示“……你不替文广去挂帅,待老身我亲自去平反”时,穆桂英好像背后被猛击了一掌,猛然惊醒:“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尚且还有报国之志,难道说我穆桂英还能再推辞吗?”于是接过了帅印。但想到“我若是不到校场去传令……”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时,仍又纠结在矛盾之中。正当穆桂英徘徊、沉思的时候,猛听到战鼓咚咚,号角声声,战马嘶鸣,此时,我饰演的穆桂英浑身一震,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国难当头,挂帅平反,决不能再犹豫!为了鲜明、强烈地表现此时穆桂英的内在情绪,我接连用了四个水袖,一甩左,二甩右,尔后将两只水袖有力地一起向前抛出。紧接着,一手托起帅印,一手在上面轻轻地抚摸,并把帅印紧紧地贴在脸上……接下来,我双肩猛地抖动了一下,接着进入了紧打慢唱的【紧二八】的演唱板式“聚将钟催得我两耳轰……”,此时,猛然回想起当年的戎马生涯,于是慷慨激昂,精神焕发,猛地一个转身,来了个武生“丁字步”的亮相,眼睛炯炯有神,结合唱腔做“跨马提刀、沙场拼杀、冲锋陷阵”的动作,俨然是一位威风凛凛、叱诧风云的巾帼元帅!在这个近20句的唱段里,我力争唱得豪情满怀、斗志昂扬,酣畅淋漓,努力把穆桂英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精神世界和英雄风范,生动而逼真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最后,穆桂英在紧锣密鼓的【紧急风】中下场,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我演《穆桂英挂帅·接印》是学习、践行豫剧马派艺术的一次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尚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今后,我会加倍珍惜马金凤老师的艺术真传,发扬她的高尚艺德,努力学习豫剧马派艺术的真髓,在继承和发展豫剧马派艺术的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