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商树刚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好工程的质量,才能给业主提供满意的产品,我们的企业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将就如何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什么是制度?制度通俗来讲就是公司内部的“法律”,是企业规范运行重要方式,是管理目标实现的保障。好的制度就好像管道一样,不管里面流的是油还是水,只要进了管道,就会按照管道的方向流到目的地,这体现了一个制度的约束力和制度要求的明确性。制度可约束人性弱点: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存在着人性弱点以及行为能力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制度的作用就是要消除人性弱点以及行为能力差异,靠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如何制定好的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细化制度范围,制度要约束每一个管理者的每一个管理行为,每项制度制定时要求责任人要明确,制度要求要精确。明确责任人是为了杜绝这件事好像谁都可以管,又谁都可以不管的情况发生。要想制度要求精确,就需要制度条款和表格相结合,表格中体现的是执行制度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数据填写要求,制度的执行者只需提供这些最基础的数据。这样就做到,只要执行者按照表格的要求填写完数据,就能完成此项制度所要求达到的管理目标。

(2)制度要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制度不能跟着人走,要跟着工程走。项目质量管理要像军队一样,做到“铁打的制度,流水的兵”,同样的项目,不管管理者是谁,都要坚定的执行既有制度,我们也应该鼓励变革,建立监督检查反馈机制,制定制度不能闭门造车,要切合实际,便于制度的执行。而且制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实际、不合适的地方,要及时反馈,及时对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使其能够更好更方便的执行下去,并进行持续的改进。我们必须努力将制度上升至企业文化的层面,做到工作方式就是我们的名片。

二、加强质量管理培训

建筑施工队伍里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从而形成了人员多、流动大、层次差别严重的特点。对所有人员进行国家规范标准的培训以及工艺、设备、材料等专业技能的培训,既能提高了人员的质量意识,又能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三、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控制与管理

1.图纸会审: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前必须认真细致审阅图纸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中,因结构图不对应建筑图,装修图与结构图不协调,设备管线圈与结构图互相矛盾的情况经常遇到。在施工中反复修改图纸,不仅浪费人力、材料、时间等资源,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及拖延工期,而且加大工程建设的成本,并很难保证施工质量。会审时不但要详细审查图纸中的差错,还应考虑设计是否有利于施工和投资控制,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在某些场合下,虽然设计符合规范,但受到工期、施工工艺、投资控制等因素影响,还需对设计进行优化,保证设计图纸既能满足规范,又有利于施工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消灭在施工前,为施工提供正确、可靠、合理的依据。

2.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指引,没有科学的工程方案作为参照,整个施工作业是难以完成的。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这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最核心的部分。所以,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必须及时召开施工方案论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针对性。并严格审批制度,保证任何施工方法和程序均做到有据可依。审批通过的方案要在施工前做好交底,保证把方案中的做法和要求贯彻到每个施工队组。

3.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各项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交底双方应签字齐全。其中,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尤其重要,每一分项施工前,工长必须有书面的文字资料向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要求交底的内容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把施工方案进一步细化,突出技术细节,强调技术细节问题的操作规则,严格按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详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检查验收要求等内容,把规范和标准变成现场操作的具体行动,使操作者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避免技术交底的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照抄照搬工艺标准,必须做到技术交底是工人操作的依据。

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工程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项目必须建立完善的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检验与试验制度。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场时必须附有齐全、有效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各项质量保证资料,需进行复检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应按有关规定取样,并将取样送交具有相应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必须及时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保证工程使用的是合格的材料。

5.样板先行:根据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在大面积施工前先制作实体样板,通过样板的施工,可以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进行整改。从而可以检验并提高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可行性,可以直观地看到和评判其质量与工艺状况,可以对材料、做法、效果等进行直接检查,可以作为验收的实物标准,提高了工人的感性认识,有效的避免了返工浪费,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水平。

四、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施工过程是最终产生产品的过程,也是质量控制最关键的程序。施工过程实施全面、全过程质量监控,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测量放线复验制,地基联合验槽制,关键和特殊过程跟踪旁站检验制,隐蔽工程联合检验制,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制,基础工程、主体工程、中间交工及竣工校验制。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对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并重新验证纠正后的质量。在收到质检人员发出的整改通知单后,立即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整改,并重新验证。

五、加强成品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工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就会造成损伤,有些损伤难以恢复而成为永久性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产品保护工作主要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颠倒工序,可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污染前道工序。通过采取提前防护、包裹、覆盖和局部堵塞等产品防护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损伤、污染、堵塞。此外还必须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的检查。施工中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并可节约材料和人工,为下道工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使工程成品一次成优。

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根本,没有质量的工程是创造不出经济效益的。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建筑质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证。但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本文仅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