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麻木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针灸治疗中风后麻木的研究进展

洪丽

池州市中医院针灸二科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脑卒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约占脑中风总数的60%~70%,发病后有很大一部分遗留后遗症,其中麻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中风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以肢体麻木为主,伴有疼痛、针刺感、触电样感等肢体感觉异常。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麻木;研究进展

1临床研究

1.1体针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规范的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是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经络辨证为依据;主要采用循经取穴,对症取穴及链锁并针法;选用三部配穴法、阴阳配穴法、经验配穴法;依照针灸准则,施以适宜的补泻手法。近代针灸教材,大多遵循传统经典的针灸治疗方法,此法亦是国内外针灸临床治疗中风的主流。认为中风的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3207例不同病理阶段中风者。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取极泉、委中、尺泽。呑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金津、玉液放血。操作方法为:先刺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持续1min后;继刺人中,向鼻中膈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每日针2次,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结果:首次发病组治愈率为53.02%;多次发病组治愈率为47.08%(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首次发病组总有效率为98.97%;多次发病组总有效率为96.64%(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取上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上肢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下肢伸肌侧承扶、血海、照海,下肢屈肌侧髀关、阳陵泉、申脉。先刺痉挛优势侧,行较重提插手法,后刺痉挛劣势侧,行较重捻转手法,采用“平衡肌力”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状态,取得较好疗效。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呑咽障碍,根据电视荧光呑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有效率60%,总有效率85%.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假性球麻痹呑咽障碍,针刺主要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呑咽中枢对于呑咽反射的控制作用,协调呑咽诸肌的运动;而对于真性球麻痹障碍,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促使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应。

1.2头针

头针取穴主要有三种:一是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穴治疗法。标准头穴定位为:额中线,额旁1线,额旁2线,额旁3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等14条头穴线。《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于198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向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二是以大脑生理解剖为理论基础的定位取穴法。在20世纪60年代,方云鹏、焦顺发几乎同时分别开发了头针疗法。后以焦氏头针比较流行。焦氏头针分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舞蹈震颤控制区、晕听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视区、平衡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等13区。以后又有朱氏头皮针治疗带取穴,分为顶枕带、额顶带、额旁1带、额旁2带、顶颞带、颞前带、颞后带,顶结前带、顶结后带等9个取穴带。三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头部腧穴取穴法。如于致顺、孙申田等取百会透曲鬓,分三段接力刺入,每分钟捻针200次,捻针5分钟,间隔5分钟,捻针3次,每日针刺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中风600例,有效率96%,痊愈率47%.他们临床观察认为,从症状改善,肌力恢复;及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客观检查结果与焦氏头针基本一致,并认为头部穴位治疗中风偏瘫关键在于辨证和手法,头针穴位不存在太大的特异性。此外,还有以颞三针为主的针法;日本元山新头针:按A:颈部,后头部,B:肩部,C:上肢部,D:腰部,下肢部,E:胸部的头部针法。头针治疗中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2针刺治疗

2.1以普通针刺疗法为主

通过针刺大腿外侧皮肤治疗中风后麻木,经治疗后效果较好。在内科常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刺董氏奇穴,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病情减轻。对中风后肢体麻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刺董氏奇穴,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2.2以刺络放血疗法为主

采用刺络放血和动力灸治疗卒中后偏瘫麻木,经过治疗后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利用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用梅花针扣刺华佗夹脊穴加十宣穴或十二井穴放血,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中风后手臂麻木的采取十宣穴放血,临床效果较好。

2.3以点刺、毛刺疗法为主

采用毛刺法治疗中风后麻木,其疗效高于常规针刺治疗。取患侧少商、隐白点刺放血治疗中风后麻木,其临床有效率达100%。

3中药治疗

3.1以口服中药加外洗为主

利用自拟消麻汤加外洗治疗患者中风后肢体麻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麻木症状,缩短临床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3.2以口服中药为主

采用解语丹治疗患者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麻木症状能够得到改善。通过自拟芪枝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经治疗后,患者的部分日常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临床疗效较好,病人较满意。应用基本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

4结语

中国传统针灸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必要深入研究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挖掘整理,继承提高,弘扬发展,使针灸医学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治疗效能。

参考文献:

[1]罗镜森,李菁,许明辉.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06):263-266.

[2]黄萍萍,廖军,郑佳璇,等.针灸治疗肢体麻木的研究进展[J/OL].健康研究,2014,34(05):499-500+503.

[3]孙玉涛,丁淑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09):150-152.

[4]章燕.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0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