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设课堂小组讨论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如何巧设课堂小组讨论问题

郭祥娟

郭祥娟(潍坊高新实验学校,山东潍坊261000)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现状,确定知识的分歧点、要点、难点和不确定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了确定小组合作目标方法和具体的做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便于学习和操作。

关键词:自主互助;小组合作;目标管理法;课堂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

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每位老师都遇到过很多问题和困惑,或许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场面热热闹闹,实际效率很低,规定时间内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即使有答案也不尽如人意。

二、解决措施

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由于这种管理制度在美国应用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这种管理制度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具体做法:

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集中在整个题目上,而是题目中的某一点学生无法解决或出现错误,导致了整个问题的错误解答。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觉得确定合作目标,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1.找出分歧点,确定合作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爱憎分明,缺少理智和耐性,在学习或解决新知识的时候,也往往跟着感觉走,错误的导向导致错误的解答。同时,他们又争强好胜,乐于争辩,渴望战胜对方。针对这一心理,如果能够找到问题的分歧点,引发学生争论,激发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欲望,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其中的难点就在于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笔者设计了一组不等式:-3x>1;-1/2x<-3;-0.2x<2。然后,笔者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和现有的知识基础解以上不等式,并分组板演,结果提前预习好的同学把不等号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当然这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的同学根据前面的不等号不变的情况想当然写出了答案,而这也正是学生平时出错较多的问题。此时,同一种题明显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歧,这时候确定此情况下,不等号到底改变还是不改变作为合作的目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找到不等号的方向到底改变还是不改变答案,学生目标明确,有力地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2.紧扣要点,确定合作目标。在讲概念和定义课时,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概念或定义的描述上,对概念或定义并不真正了解,为了加深理解,笔者确定了提纲挈领的题目作为合作目标,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笔者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关于x的方程(m-1)xn+1+3=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n应满足什么条件。提出问题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究,既然指出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肯定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上找,找到文字叙述,进一步剖析,到底满足几个条件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呢?这时候再深入小组合作,找出两个条件,问题迎刃而解。

3.围绕不确定点,确定合作目标。答案不唯一、方法不确定的题目,是数学上常见的题型,这些题目的解决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创造性,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且AE=CF,求证:BF//DE。这个题目有三种解法:(1)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入手,先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就可得BF//DE。(2)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证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证得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获证BF//DE。当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后,大多只考虑到了一种方法便罢手了,这时候,笔者没有急于交流和解决题目,而是问学生找到了几种解决的办法,结果学生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还有别的做法?笔者笑而不答,就以此为合作目标,进行充分的交流探究。

4.围绕难点,确定合作目标。对于难题的解决,往往是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目标太低,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目标太高,就脱离了实际,既讨论不出结果,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对难题分层分步设计阶段性目标,使讨论的问题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从而在和谐的氛围中轻松的解决问题。

总之,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切实可行的合作目标,围绕目标管理展开小组讨论,是所有老师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董百志.教学艺术论新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