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PICC专科维护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院内PICC专科维护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及分析

张珂秦霞

张珂秦霞(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476000)

【摘要】目的探讨PICC专科培训模式,培养具有我院PICC维护资质护士,减少PICC患者并发症出现,延长患者带管期限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PICC专科化快速发展。方法由取得资质的PICC专科组老师组成带教团队,对54名学员分三批培训,采取理论培训、示教室模拟培训、病房现场培训三阶段综合培训模式。结果经过培训,54名成员均完成培训,通过考核取得了我院PICC维护资质。不同层次学员对于PICC专科培训效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结论充分利用院内专科小组资源,以颁发院内认可的专科资质为契机,能够加大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快速培养专科护理人才,适应医院护理专科化发展的需求,促进护理专科水平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培训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041-02

PICC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已历经20年的应用;各地方医疗机构针对PICC培训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督导机构,全国没有专业机构发放资格准入证书。国内PICC的专业化发展刚刚起步,在传统的护理教育和考核中涉及该领域的内容较少[1]。实际工作中发现,我院PICC病人较多,分散在临床各个病区,而取得PICC专科维护资质的护理人员人数有限,且集中分布在肿瘤科,无法满足临床需要。2012年1月在我院PICC专职小组参与下,开展分批进行PICC维护资质规范化培训,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我院此项工作思路和实践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对象

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病区推荐的方式,经专科小组审查合格后分三批进行培训。培训学员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方法

1.2.1师资配备成立PICC维护资质培训小组,由4人组成,设组长1名,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均为病区护士长,全部获得省级护理学会颁发PICC置管、维护操作证书,具有丰富的PICC护理经验。

1.2.2培训模式理论培训(3d):集中理论授课3d,包括培训讲义和光碟示范教学操作,内容主要有静脉输液相关基础医学理论知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新进展、有关血管的医学基础知识、主动静脉治疗和血管评估、PICC标准化维护及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临床并发症处理、从置管前评估到拔管全过程患者的健康教育、PICC相关各种表格规范记录;PICC模具模拟训练(5d):在护理示教室模拟训练,培训老师现场示范,学员反复观看多媒体示范操作光碟,在PICC模具练习维护操作,内容包括PICC敷料更换、导管冲洗、更换肝素帽、知晓可能出现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使用注射器操作的注意事项等;病房现场训练(7d):选择肿瘤科病区为培训基地,实践PICC现场维护培训。病房中PICC置管患者实践维护过程,老师在旁边一对一指导练习,全程跟踪指导负责,学员每人为患者实施维护6例以上操作考核。每位学员需完成前一阶段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最终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资质。

1.2.3获得医院维护资质认证所有培训环节进行完毕后,填写维护资质护士登记表,持操作原始记录和理论试卷等材料到护理部备案,经护理部认可后取得PICC导管维护合格证书,可在全院范围内从事PICC维护工作。取得维护资格认证的人员每年要经过技术规范化考核,并完成一定数量的临床操作后方可继续注册,从而使PICC维护资质认证工作形成完整闭环[2]。

1.2.4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均数、构成比、率及方差分析等。

2结果

2.1PICC维护培训学员一般资料,见表1。

表1PICC维护培训学员一般资料(n=54,%)

2.2培训效果,见表2。

表2PICC专科培训效果(n=54)

注:学历组间比较:1a)τ=-2.499,p=0.017,1b)τ=-2.319,p=0.026。工龄组间比较:理论成绩F=1.431,p=0.252;操作成绩F=0.008,p=0.992;平均成绩F=0.593,p=0.558。职称组间比较:2a)τ=6.431,p=0.004,2b)τ=6.180,p=0.005。

3讨论

3.12011年3月8日,护理学正式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变化将促进护理专科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据资料统计,90%~95%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输液治疗,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维护费用较低、穿刺引起的相关创伤较少、发生导管相关的感染率较低等优势被广泛采用。规范的PICC维护操作,不仅延长留置导管时间,还能减少维护不当导致堵管、血栓形成、感染、脱出、过敏性皮炎等各种并发症,避免非计划拔管出现。为提高PICC导管的使用价值,保障导管留置时间,避免并发症发生,PICC的导管维护成为目前业内人士关注和探讨的最新课题[3]。因此,PICC维护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员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制定的程序实施。我们医院每年进行PICC置管维护患者大约350~400人,经过省级PICC专科培训并获得资质的专科护士仅有7人,难以满足临床专科病人的护理需求。为有效利用现有PICC专科护理人才,使我院专科护理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举办院内PICC维护专科培训班,以颁发院内认可的PICC专科维护资质为契机,促进医院护理专科水平的快速发展,以解临床燃眉之需。培训后取得资质的人员在各自岗位进行PICC导管维护和健康教育工作。

3.2培训效果评价及分析本次PICC理论培训的内容包括血管的解剖、病理、生理知识、置管评估(包括PICC适应症及禁忌症)、材料的选择、导管维护知识、健康教育、穿刺注意事项、封管技术、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等。本次对培训学员的要求较为严格,起点设置较高,理论成绩≥80分视为及格,操作成绩≥95分方视为及格。表2可以看出,54名学员中理论一次性通过率为90.74%,首次未通过的5人经培训再次考核后通过考试。示教室模拟技能操作合格率为100%,但在临床实践操作时有8人首次未通过考试,主要问题是无菌观念不强,心理素质较差,面对病人操作时过于紧张,没有采取脉冲式封管,导致维护后有血液回流。8人进行再次培训后考试,最终结业。

操作本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年龄在24岁~42岁,平均年龄30岁,工龄集中在5年~15年之间,相对比较年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职业生涯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的进取心,有迫切获取新知识、体现个人职业价值的愿望。通过表2可以看出,不同学历在培训效果方面有差异(P<0.05),本科生较大专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培训效果更为理想;不同工龄之间在培训效果方面未体现出差异性;不同职称之间培训效果有差异,护师的理论平均成绩、技能平均成绩均高于主管护师,两组在理论成绩及平均成绩方面比较均P<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专科化培训的对象应该尽可能选择学历较高、有一定工作经验、较为年轻的护理人员,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3.3PICC维护资质认证培训模式尚待进一步完善我院培训工作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学员提出再增加理论授课时间,在护士长中也要开展培训工作;课程设置还需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把控制维护导管质量标准,列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专科技术操作考核项目之中;另外,本次PICC培训模式远期培训效果尚未得到印证,取得院内培训资质的学员能否学以致用,在各自的岗位以身带教,发挥PICC专科维护技能,真正达到PICC规范化培训目的还有待考证。最后,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取得院内PICC专职维护的学员离国家认证的培训资质尚有很大距离。

总之,我院专科化培训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通过本次PICC专科化培训方式的探讨与摸索,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以点带面,将会逐步完善PICC专科培训工作。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其他专科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为更有效利用专科护理人才资源、快速促进护理专科化水平的发展、建立护理专科梯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华荪.静脉输液质量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33.

[2]乔爱珍,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83.

[3]王建荣,李冰.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