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佳楠唐莲周琴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2013年01月至2014年03月发生的67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3年01月至2014年03月67例严重不良反应,从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名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7例严重不良反应中,以≥71岁的老年患者居多,占59.42%。给药途径方面以口服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高(47.76%),其次为静脉使用药物(44.78%)。药品种类方面心血管用药严重不良反应比例居首位(31.34%),其次为抗菌药物(26.87%)。结论:在关注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同时,应提高对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的警惕性,以促进更安全合理地用药。
【关键词】严重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047-02
药品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着广泛的不良反应,有的不良反应很轻微,停药即可消失,但有的不良反应却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出现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本文通过对本院67例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从我院2013年01月至2014年03月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严重不良反应报告67例。根据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拟定的因果关联性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其中很可能26例,可能41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7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使用药物类别、用药途径、不良反应名称及转归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严重不良反应和年龄性别关系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方面,50岁以下所占比例较少,50-70岁之间逐渐增多,而7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所占比例超过半数(59.42%)。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严重不良反应在性别及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性别≦30岁31~50岁51~70岁≧71岁
男201224
女74315
合计941541
构成比(%)13.434.9722.3959.42
2.2严重不良反应与原发疾病严重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原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24例,占35.82%;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20例,占29.85%。
2.3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严重不良反应共涉及40种药品,67例严重不良反应中11例为联合用药,其余均为单一用药。怀疑药品占最大比例的为心血管药物,其次为抗菌药物。具体药物分类、药品名称及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例数见表2。
表2严重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类别、名称及例数,所占比例
药品类别药品名称(例数)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例数所占比例(%)
心血管系统用药盐酸贝那普利片(1)、华法林钠片(9)、阿托伐他汀钙片(3)、甘露醇注射液(1)、依达拉奉注射液(1)、注射用阿替普酶(2)、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达肝素钠注射剂(1)等2131.34%
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注射用头孢唑肟钠(1)、注射用头孢西丁钠(1)、注射用头孢硫脒(3)、阿莫西林胶囊(1)、注射用乳糖阿奇霉素(1)、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2)、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3)、利奈唑胺注射液(2)、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注射用比阿培南(2)等1826.87%
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1)、阿司匹林(包括肠溶片、泡腾片、肠溶胶囊)(6)、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2)、美洛昔康片(1)等1014.93%
中成药舒血宁注射液(1)、参麦注射液(1)、注射用血塞通(1)、正清风痛宁片(1)等45.97%
其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炔诺酮片(1)、盐酸利托君注射液(2)、注射用环磷腺苷(1)、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1)、碘普罗胺注射液(2)、芬太尼透皮贴(1)、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联苯双酯滴丸(1)、醋酸泼尼松片(1)、利巴韦林注射液(1)、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等1420.90%
2.4严重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本文67例严重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制剂为:注射剂33例,占49.25%;口服制剂32例,占47.76%;吸入制剂1例,占1.49%;透皮贴剂1例,占1.49%。其中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动脉给药此三种使用方法。其中静脉注射为30例,所占比例为44.78%。
2.5严重不良反应涉及系统以及名称,例数,所占比例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率最高为35.82%,其中胃肠道出血发生率最高,14例,占20.9%。其次为过敏性休克,10例,占14.93%。严重不良反应具体情况见表3。
表3严重不良反应所涉及系统以及名称、例数、所占比例
3讨论
本文67例严重不良反应资料显示药品剂型方面,口服药高于静脉注射剂。分析其原因如下本文严重不良反应所涉及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人居多数,老年人常患疾病前三位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肿瘤[1],本文67例严重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原发疾病,最多的是心血管疾病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老年因为其疾病特点,平时有长期服药,多药联用的习惯,且多数为口服药,当口服药多药联用时容易造成药物间相互作用,使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如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合用导致出血反应。当联用药品拥有相同的代谢器官时,易造成代谢器官的严重损伤,这些都是口服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3.1出血性严重不良反应与其涉及药物
华法林引发的出血性严重不良反应最多为9例。分析原因,这9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72岁,均有多种原患疾病,例房颤、冠心病、下肢深静脉栓塞、脑梗死等。联合用药为5例,其中2例为联用阿司匹林,1例联用胺碘酮片,两例联用抗感染药物。出血为华法林最严重的并发症。研究发现,老年人出血事件有增加趋势,且出血事件随抗凝治疗强度的增加而增加,65岁以上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65岁以下患者[2]。并且华法林个体药动学参数差异大,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明显,此处联用阿司匹林和胺碘酮均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导致出血倾向增加。所以,使用华法林的同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和凝血指标,并且考察联用药物,预防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出血性严重不良反应有8例,都为胃出血。其中有7例为长期用药,其中2例病人有胃溃疡病史。4例为两种抗血小板药合并用药,其中有一例有如下多种药品联用:西洛他唑片,血塞通,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非甾体类抗炎药容易引发胃出血有以下原因:第一,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在胃液酸性条件下呈现非离子型,而进入中性环境的胃黏膜细胞后解离成离子型,在细胞内聚集而损伤胃黏膜。第二,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抑制前列环素的形成,从而使胃黏膜失去保护性的屏障而导致胃出血,胃溃疡容易发生。有资料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使消化性溃疡增加3到5倍。其中以吡罗昔康胃肠道副作用出现频率最高,而布洛芬最小,胃肠道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老、有溃疡病史、胃肠出血史、消化不良、以前有NSAID不能耐受,其他因素有大剂量使用NSAID、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凝药等[3],所以在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尤其是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格外注意病人的既往病史,合并用药,必要时要使用胃黏膜保护药。
3.2过敏性休克与其涉及药物
抗生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有8例,过敏性休克认为抗生素最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这8例病人有1例有青霉素过敏史,1例海鲜过敏史,其余均为无或不详。过敏性休克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候群,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4],所以使用药物前应仔细询问患者及家属的过敏使,估计到可能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积极处理,争取好的结果。
3.3肝损伤极其涉及药物
67例严重不良反应中肝损伤发生9例,占13.43%,所涉及药品主要为阿托伐他汀钙和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钙为羟甲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药物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产生的亲电子基、自由基、氧自由基等发挥毒性作用,并且还可通过干扰肝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使细胞结构发生改变[5]。莫西沙星导致严重肝损害2例,莫西沙星主要在肝脏代谢,2010年加拿大更新了莫西沙星的说明书,增加了该药品会导致罕见的严重肝损伤风险这一重要安全信息[6]。所以,使用他汀类降脂药和莫西沙星时,应询问病人是否有肝病史,肝功能是否正常,合并用药等,使用时应检测肝功能,防止严重肝损伤的发生。
4结论
在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良反应亦广泛存在,医疗工作者应结合患者的不良反应使,病史,疾病状态,合并用药等谨慎使用药品,患者也应该切勿自行盲目滥用药品,药师应当加强药物使用的宣教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病人的痛苦,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中国药物简介2009,6(1):26-30.
[2]侯爱军.许俊堂.郭继鸿.王付龙.申玉良.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血和血栓栓塞性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探讨[A].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33-135.
[3]胡成穆.李俊.徐叔云.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1,5(3):161-163.
[4]王颖彦.罗懿妮.李彩君.孙纳.熊洁萍.段晓红.邓远辉.本院5年内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A].今日药学2010,20(3):49-51.
[5]曾含清.张琼.彭文兴.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的机制[A].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4):232-235.
[6]李秀荣.张燕俄.陈金萍.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肝损伤1例[B].中国药师2013,16(12):1894-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