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常见训练伤的处理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部队常见训练伤的处理与预防

李倩

(临潼康复疗养中心康复科)

摘要:目的探讨部队常见训练伤的临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于2017年6月-2019年7月训练期间出现训练伤的100例伤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仅对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伤员的具体情况。结果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训练伤的发生率,试验组中共计3名伤员,占本组总例数的6.00%,对照组共计9例伤员,占本组总例数的18.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常见训练伤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整体的效果,并减少训练伤的产生率,这对于伤员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部队;常见训练伤;处理;护理干预

部队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时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按受伤部位不同分为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器官损伤三大类[1]。普及部队训练伤的防护知识,加强护理干预,对防止训练伤的发生,减少训练减员,提高训练质量以及训练任务的完成均具有重大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本部队于2017年6月-2019年7月训练期间出现训练伤的100例伤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伤员均分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小组分别有50名伤员,且全为男性,其年龄范围在19-28岁之间,平均年龄(24.05±2.16)岁。入选伤员均符合入伍体检标准,对比其年龄、躯体素质、文化程度、训练时间、训练内容等临床情况,差异对比性小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部队最为常见的训练伤具体包含软组织损伤、运动训练伤、器官损伤、骨关节损伤以及其它外伤。

1.2.1部队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1)训练外伤,在官兵出现训练外伤时,应立即卧床休养,以此来缓解疼痛感与炎症问题,防止损伤加重问题出现。

(2)扭伤:在官兵扭伤后的48小时内必须给予冰敷处理,与此同时将患肢抬高压迫,若是踝部扭伤则应给予弹性绷带或充气式固定器加以压迫处理。在伤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肿胀等症状,应为患处给予热敷治疗。若是情况十分严重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则应给予及时性的外科清创术加以治疗。

(3)皮肤外伤:官兵出现皮肤外伤后需针对伤口破损程度来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浅表擦伤可给予碘伏来消毒,在面对伤口相对较深的情况下可给予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清创,再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破伤风抗毒素[2]。若为蜂蜇伤应运用胶布粘出蜇刺,再用清水将其清洗干净。若为割伤,首先要进行止血处理,再用绷带加以固定,若伤口较深或较大还需缝合处理[3]。

(4)骨折:在官兵受伤后若出现面色苍白、表达痛苦以及冒冷汗等情况时即可考虑判断为骨折,此时,需为其给予保暖、预防休克等对症处理,并为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若骨折类型属于闭锁性骨折,还需及时给予平板固定,再进行急救治疗[4]。

1.2.2预防措施

(1)分层次制定训练计划,针对官兵的兵龄来制定符合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内容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在达到官兵的身体素质后再逐渐增加训练难度与强度。

(2)在训练前必须进行热身运动,若关节以及肌肉在未得到活动的基础上便进入训练计划中,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运动灵活性,而且还易引发训练伤。为此,在训练开始前应展开不少于20分钟的热身训练,训练结束后要视机体情况来进行放松活动。

(3)实施安全防护知识宣教,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训练人员展开安全防护知识宣教,宣教方式不限定,如个别指导、集体上课等,向其介绍部队训练常见的训练伤、伤情的自救与互救方法,向其宣导热身运动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以此来提升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指导他们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加以监督,观察训练后的身体反应情况,若出现局部肿、痛、活动不便等情况时,则应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并对其训练强度加以调整[5]。

1.3评定方法

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训练伤发生率以及训练伤发生后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分析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数据检验为“X2”。得出的结果为P<0.05时,差异对比显著,则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训练伤的产生率,试验组中共计3名伤员,即1例扭伤与2例皮肤外伤,占本组总例数的6.00%,对照组共计9例伤员,即1例骨关节损伤、3例扭伤与5例皮肤外伤,占本组总例数的18.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对比两组训练伤发生后的住院时间,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1±2.04)天,对照组为(23.76±5.99)天,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大,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

3讨论

部队训练是提升官兵军事素质的基本方式,往往包含许多训练科目,其训练强度以及难度大,加之部分基层干部在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官兵的防护意识不强等极易引发训练伤的发生。本文主要对某部队训练期间出现的训练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见训练伤的相关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并加强预防。

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共计3名伤员,即1例扭伤与2例皮肤外伤,占本组总例数的6.00%,对照组共计9例伤员,即1例骨关节损伤、3例扭伤与5例皮肤外伤,占本组总例数的18.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

由上可见,及时处理并加强预防,可以有效降低部队训练伤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喜军.消防部队训练伤的科学护理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31-233.

[2]蒙津.探析部队训练中最常见训练伤的处理与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75-276.

[3]郝永建,秦献魁,高志丹,陈晨,刘冰,胡勇,廖远祥.我军训练伤防护现状与思考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20-421.

[4]王亚洲,郭义城,熊恒,郭文杰,王猛.基层部队常见慢性军事训练伤及其防治[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8).

[5]邱磊.部队新兵体能素质情况及对训练伤发病情况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32):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