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检伤分类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灾难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检伤分类的探索

钱卫忠管佳斌沈伟

(江苏省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探索灾难事件中批量伤员院前检伤分类的方法与应用。方法:设计制作适合院前使用的检伤分类识别卡,开展检伤分类“START分类法”的规范化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使用效果。结果:在2015年10月21日举行的“常防-2015(Z02)古里镇消除空袭后果综合演练”的现场急救科目演练中取得了良好效果,“START分类法”与新型检伤分类腕带都得到了成功应用。结论:掌握“START”快速检伤分类法、使用合适的标记卡并进行实战化演练,在应对灾难事件中可能出现批量伤员的状况时有着十分积极与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灾难事件;医疗救援;检伤分类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64-02

灾难性事件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是违反人们意志的,可迫使人们活动暂时或永久性停止。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是灾难性事件与事故的最大不同之处。近年来,中国已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世界上受灾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1],仅2008年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就造成近7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近2万人失踪,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人民币8451亿元[2]。它给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灾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的创伤检伤分类是灾害现场急救的首要环节。根据,快速的检伤分类是灾难救护原则中的第一步,对伤亡人员进行快速分类,将重症病人从受伤人群中筛选出来将,并尽快送医,抢救伤者生命,剩下的按照病情的轻重顺序给予医疗急救和对病人进行转运。所以,在现场对伤病者进行快速分类对于抢救病患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中心组织全体中心急救人员及网络医院急救站的医务人员开展“START分类法”的专项培训,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流程,做到医务人员人人掌握,其它急救人员熟悉了解,并明确要求第一批到达急救现场的急救人员自动承担此次任务,以医生为主导,需在30~60秒的时间内完成一名伤员的分类。具体实施方法与流程如下:首先对伤员进行行动能力检查,如正常,标识为绿色,代表轻伤。其次,迅速检查伤员是否有呼吸,无呼吸者应立即开放气道或行气管插管,处理后再观察,如呼吸恢复,并标识为红色,代表需要优先处理。其余呼吸仍未恢复的,标识为“黑色”。呼吸恢复的要迅速测定其呼吸频率,大于30次或小于30次/分无脉搏或者脉搏微弱,末稍血流回充时间大于2s,均标识为“红色”,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呼吸频率小于30s,末稍血回充小于2s或者有脉搏的进行精神状态检查;其中能进行指令应答的,可稍延缓治疗并标识为“黄色”;其余无指令应答的,立即急救并标识为“红色”。分类检伤的同时根据伤情不同用不同颜色的腕带进行标识。

1.2在进行培训的同时,按照国际色彩惯例设计制作了新型分类识别腕带,以绿、黄、红、黑,来表示患者伤情的轻、中、重和死亡。腕带长30厘米,宽3厘米,采用高分子易黏贴的防水复合纸,接触人体的腕带部分对人体无毒,无不良反应,具有易撕、有编码、易统计并可加载梅塔哥系统卡片特点。中心还将不同类别50份腕带综合成制成一本检伤分类册,由急救医师配带,使用时如果时间短,检伤分类后只用腕带区别后送,时间允许也腕带上加载梅塔哥系统。

1.32015年10月21日在我市古里镇举行了“常防-2015(Z02)古里镇消除空袭后果综合演练”,演练模拟古里镇遭到敌人空袭,有大量人员伤亡,中心立即分批出动急救车15台次,急救人员34名,对50多名重、中、轻及死亡(模型人)模拟伤员开展现场急救处置与伤员后送演练,演练以接近实战方式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预期结果。

2.结果

在2015年中心处置的4起重大交通事故(伤亡3人以上)中,“START分类法”得到了成功的实战应用,得了良好效果;在10月21日举行的“常防-2015(Z02)古里镇消除空袭后果综合演练”的现场急救科目演练中,现场模拟有大批量(50名以上)不同程度受伤的伤员,快速分类法与新型检伤分类腕带都在演练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3.讨论

3.1在灾难事件现场,特别是早期,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有限,应优先保证或争取抢救重伤员,检伤分类就是在现场从伤亡人群中尽快地筛选出重伤员,为挽救伤员的生命取得宝贵的时间,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从而避免和减少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3.2检伤分类工作也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区特点,如:苏南平原经济发达地区重特大事故早期、短时间或初期内医疗救援力量缺少,10~20分钟后到后期医疗力量和群众自发的力量充足,能迅速转运大量伤员的特点,应快速通过检伤分类,将伤员分为不同伤情等级,按轻重进行现场急救和梯队顺序后送,提高灾害救援效率,对伤员进行合理救治,并积极做好预后改善措施。

3.3救援时由于参与伤员现场急救的部门单位多,救援人员的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故在检伤分类卡(腕带)设计制作时应尊重国际色彩惯例,分别以红色标识代表重伤员、黄色标识代表中度伤员、绿色标识代表轻伤员、黑色标识代表死亡遗体[3],这样既适合进行现场快速筛选与标识,同时也容易为各参与救援部门人员接受与识别。

3.4通过检伤分类后的统计资料还可以从宏观上全面正确评估伤亡人数,了解病情轻重和伤情发展趋势,以便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汇报实情,指导救援,也为启动应急救援的程度和等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吕传柱,张海涛.灾害医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33-9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新华文摘,2009(9):53-57.

[3]赵伟.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方法—评述院外定性与定量法[J].中国心肺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5),2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