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明飞JINMing-fei曰文剑钢WENJian-gang曰施继SHIJi曰林炜强LINWei-qiang
(苏州科技学院,苏州215000)
(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215000,China)
摘要: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村落传统历史风貌入手,通过对苏南乡村风貌的现状调查,解析苏南地区的历史风貌在建设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意在传承中国传统乡村历史风貌和文化。希望通过对苏南地区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探索出一种符合中国现状的传统古村落保护与更新模式,让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在保护中得到传承,使传统的古村落与现代的生活节奏相互融合,得到新生。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hetraditionalhistoriclandscapeofvillageundernewurbanizationconstruction,throughtheinvestigationofrurallandscapeinSouthofJiangsuarea,thepaperanalysestheexistingproblemsandaimstofindoutsolutionsandmeanstoinherittraditionalruralhistoriclandscapeandcultureinChina.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传承;保护策略;苏南乡村
Keywords:newurbanization;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strategy;SouthofJiangsuvillage
中图分类号院TU982.29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0-0135-04
0引言
梁思成曾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事实明显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衰落。”3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南方与北方的城市没有显著差别,东部与西部的城市也几乎千城一面。这意味着在东西方文化博弈中,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方面无创新,相反被异化、甚至被遏制抹杀,保护并弘扬中国民居风貌与本土文化迫在眉睫。[1]
古村落风貌与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展开的条件下,加强对乡村的风貌文化研究,对解决广大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对于建设各地富有特色的美丽乡镇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理论研究
1.1国内城镇化进展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着城镇化进程。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全国城镇化率为44.94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一个百分点,至2011年首次超过50豫。
2000年在全国“十五计划”中首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十一五规划”继续高度关注城镇化问题,强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更是将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予以高度重视。而对于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报告”更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到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推进确定了总体基调。国家的重大决策无不表明城镇化的重要性,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1.2国外城镇化发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中英、法、德、意、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城镇化的国家,目前城镇化水平超过90豫,在英国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出现,导致英国政府颁布多部相关法规,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发展。历经百年的实践,英国乡村的历史风貌得到合理的保护,构建起欧洲乃至世界最完善的乡村景观法规体系。
由于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不断复苏,导致农业劳动的人口迅速减少,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政府为此特别颁布了《农业基本法》。从20世纪后10年开始,日本先后颁布针对农业的法律法规,其中加大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并鼓励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给予山区困难的农民生产粮食的财政补贴;拨付专项的经费支持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鼓励发展非农产业。日本政府为此还特别制定了鼓励工商业向农村延伸的政策,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职业。这些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日本的农村发生巨大变化,减少城乡之间大幅度的人口流动,推进日本城镇化的健康发展。[2]
通过总结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城镇化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符合不同区域发展状况的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3借鉴经验,对应解决问题世界各个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发展也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外许多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远远走在中国前面,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教训,借鉴其中的经验、规避城镇化引发的各类“城镇问题”。根据不同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结合我国本土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合的方针政策。据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以及各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任务仍旧十分艰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误解需引起充分的重视,针对各个特定阶段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正确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2对苏南地区调研结果
通过2013年10月份对苏南地区村落的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结合调研,我们与进行乡村历史风貌保护研究的专家进行专题访谈,对古村落历史风貌
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完成了相关古村落的课题设计———古村落购物中心设计,加深了我们对古村落特有的自然肌理进行探索的情怀。
通过对苏南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乡村、集镇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杨湾村、太平村、明月湾和东蔡村进行调查问卷、走访以及拍照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对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对当前城镇化中历史缺失的危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地域文化对于当地居民的重要性,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苏南地区居民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得出以下结果:淤对于分散式居住的建筑该如何处理:14豫的村民选择全部拆迁,40豫的村民选择全部保留,54豫的村民选择拆迁部分建筑(图1)。于如果合村并镇:33豫的村民选择向中心靠拢,71豫的村民选择留在原地,只有3豫的村民选择了村子迁移(图2)。盂对建筑风格的选择倾向:23豫的村民选择现代风格,40豫的村民选择了中西结合,43豫的村民选择了保留中式建筑风格,3豫的村民选择西式风格(图3)。
2.2保存较好的古村落现状古村落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人文精粹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慢慢累积的,所以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可以储存其经过漫长积累的痕迹。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写意,擅长写意。宏观上古村落就像一副优美的山水画。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庭院种着主人喜好的植物,更多的时候是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把一些有一定树龄的树木预留出来。走进古村落不难发现超过百岁的古树。这种自然景观肌理虽是人工的却又胜似自然。在古村落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僵硬的几何线条,更多的是自然弯曲延伸的肌理。
2.3现代城市的基本问题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无节制扩大,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健全的公共设施等高质量的生活吸引着非城市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得城市的消费和劳动力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因素。
人口增加导致用地紧张,使城市建筑日趋升高、交通拥堵、垃圾剧增、环境变差等状况不断发生。流入城市的人口大多是打工者,因此文化素质不高;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使地域间的文化冲突越来越严重,而本土的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威胁。城市中富裕阶层、白领阶层由于城市环境质量不断变差源源不断地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及农村迁徙。从人们对田园乡野向往的心理和行为看出,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在提高人的生存条件和舒适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大气等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人们在反观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住环境的诸多问题时,关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初始定位,开始“旧事重提”。[3]
2.4已往快速城镇化的乡村分析
2.4.1存在的弊端
2.4.1.1重新轻旧的现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的家庭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作为人类重要居住地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更新,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传统乡村空间肌理的封闭式现状。但在新旧并存现象出现时,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弃旧建新、拆旧建新、拓路建楼,老村日益衰败被新村取代,并且人们过于追求新型建筑材料,忽略地方特色建筑材料,追求过于现代化的建筑,同时人们认为传统建筑乡土气,加剧重新轻旧现象的发生。归根到底是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迫切渴望表达自己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于是一味的追求国外与大城市的建筑特点与生活模式。另外,是因为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的乡村空间肌理与乡土建筑所传达的历史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我们发现61.1豫的村民倾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允许添加现代元素,只有0.27豫的村民支持纯西式建筑风格。
2.4.1.2“趋同化”现象传统乡村的肌理形态是自然形成的,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的街巷肌理普遍采用一一行列式的整齐布局的肌理形态,虽然施工方便、节约用地,但街巷肌理过于单调且机械。单一的线型空间取代了弯曲的街巷、错落的房屋、自然的景观等传统乡村具有的元素。公共活动中心统一集中传统乡村中街头房前各种大小不同的公共空间,导致传统的邻里网络结构变得松散。房屋建筑是乡村肌理演变中最主要的元素,但是新农村建设中,房屋面积、结构大小统一,呈现大同、单一的发展趋势,且部分地区乡村改造没有根据地域性来规划,使人难以区分东南西北区域,忽略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
2.4.1.3民俗文化渐渐缺失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普遍存在的是老人与留守儿童,年轻的劳动力不断涌现大城市。大城市里农民工越来越多,而乡村的教育问题、家庭矛盾升级,民俗文化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打乱、消隐甚至绝迹,传统的“宗族、邻里、乡情”被现代居住单元、高楼广厦所切割、隔离;孤独的单元生活模式与快节奏的现代“文明”环境,忽略了本土曾经拥有的民俗与乡土风情。如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在造福一方、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下,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建造了缩微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等建筑,虽然丰富了文明的内容,却忽略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富裕的物质生活、先进的城镇文明环境却带来了本土文化的贫乏。
2.4.2风貌和历史文化的价值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影响下造就了古村落自然的空间肌理,独特的空间肌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建筑为主体与道路、田野、活动广场等自然景观所构成的元素形成了乡村的整体空间肌理形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秩序,空间结构、山水环境、街巷系统、公共活动中心、宅院建筑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经过独特的环境元素、历史岁月的长期浸润与沉淀,造就了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空间肌理。乡村肌理是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标志,且与乡村的发展休戚相关,是乡村历史见证与发展的活化石。
2.5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矛盾
2.5.1城市人口爆炸,乡村留守“空壳”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不断涌现,还出现了以上海、北京、广州等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在我国,超大城市就是人口超过200万,而上海2013年统计的人口数字则是2500万,超过超大城市标准的10倍不止,其中有1000多万是外来常驻人口。不难发现如今城市生活已和我们憧憬中的生活产生了矛盾。乡村已逐渐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空壳”,年轻劳动力大多都流向了城市。我们对苏州地区乡村的走访证实了这个问题,一户人家往往只有老人和小孩,当我们问其子女时大多的回答都是进城务工,可见人口单向流动的严重性。
2.5.2城市环境恶化,新型城镇化还处于探索期绿地面积、公园湿地、河流等自然的景观减少,建筑扬尘、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等污染不断加重,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中的上层阶级开始关注环境优美且历史文化丰富的乡村。
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在探索阶段。村落青壮年人口外流,导致“空心村、留守村”不断增加,累积的垃圾污染了村落原有的优美。而新型城镇化下的新农村则普遍缺少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文化,导致形象千城一面,风貌千篇一律的现象。公共设施长年失修,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如图4)
2.5.3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地辐射乡村,乡村的历史风貌需要传承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土地资源,于是慢慢地吞噬附近的乡村。苏州在古时是被围墙围起来的,只有四个进出的大门。而在围墙的外围统一称为乡村,现如今苏州的面积则是古时的上百倍之多,满城的高楼大厦特别是园区的出现很好地证实了城市在不断地吞噬乡村。“千城一面”等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去考虑新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历史文化的众多问题。
3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3.1整体传承与单体地标性保护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传统乡村占大多数面积,以往的乡村保护都集中在典型历史文化古村落。因此,抓住传统乡村保护的历史文化谱系本质是我们的保护重点,而不是单一局部的机械保留,我们应注重强化整体乡村空间组织的文脉延续,加强不同历史时期街区、人居以及整体空间肌理的延续与保护,维持原有的地貌,来更好地保存不同时期乡村的历史风貌和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如图5)
3.2小村落“变轨”组成中心镇新型城镇化中普遍“做大”,虽然在土地的利用上比较合理但是导致“千城一面”的局势,乡村历史风貌逐渐消失。苏南地区的乡村大多都是几个小村组合在一起分布在各地,小村组成大村的时候在自然肌理、邻里关系、历史风貌等相对好处理。这样的模式下小村落的关系依然如旧只是在一个大的形式下一起生活,也增加了相邻文化的碰撞为以后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不是所有的文化被人工规划成一面。
3.3传统肌理上的自然和谐延续对于传统乡村空间肌理的保护不是原封不动的,而是要强调对整体乡村特色文化的关注与延续,更新、改善是在保护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复原、改善,以整合、优化生存空间环境,使乡村空间肌理结构的历史文化与生态结构等系统得以延续与发展,由传统到现代发展的过程上保持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特色。[4]
3.3.1完善更新乡村肌理人类的居住环境一直在不断地、自发地进行生长、变化,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宅院建筑是整体最主要的细胞,而街巷便是主要的脉络。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建设更新过程中,应在原有的空间肌理上进行完善更新,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肌理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的简单方式。调查问卷显示,几乎没有村民在乡村建设中认可拆建的方式,大部分村民比较认可续建、插入新建的方式。如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石屋、砖屋、石街可以在巩固的基础上用维修的方式来改造,一些乡村老街自然弯曲、尺度宜人、建筑错落有致,完全可以保留,另外再开辟新路以适应发展需求,而不是采取拆房拓宽取直的方法,使具有多年历史文化的乡村风貌被快速抹去。
3.3.2突出乡村历史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乡村历史风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最接近大自然的居住地,这种独特的乡土性形成了可识别的村落生活环境,因此造就了独特的乡村空间肌理,传统的空间肌理形态自然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风貌的共生,产生了最丰富的民俗文化,所体现的特征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基础上,更新完善原有的街巷肌理,在尊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的基础上,合理地改善传统建筑布局,采用地方建筑材料,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为乡村提供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公共设施。
3.3.3注重乡村传统空间肌理与现代肌理结合乡村肌理在更新的同时应尊重原有空间肌理,强化传统空间肌理与现代肌理之间的关联、和谐、共生,强化自然肌理的更新过程,注重乡村传统历史风貌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进行完美的接轨。在传统乡村空间肌理中,有很多重要节点使乡村肌理变得丰富而细腻。如乡村的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场地、池塘等。这些节点在公共交往、生产生活场所等日常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更新完善建设中,应在原有的传统节点体系上,建立新的节点来适应现在生活的节奏。同时,也应强化对原有的较完整的节点进行保护与更新,可以通过植物配置、小品等手段营造空间景观氛围的手法来丰富乡村肌理的内涵,既突出了地方应有的文化特色,又展现了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新农村现代化的景象。在建筑的肌理上,空间组合方面突出自然活泼的特点,应避免采用行列式布置方式。同时新建建筑应采用地方建筑材料表现,注重体现地域特色建筑风格和延续地域特色文化,使原乡村建筑风貌整体协调统一。
在乡村更新完善建设中,重视保护和利用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现有乡村建筑进行质量评价,确定应保护、整饰、拆除的部分建筑,注意保护原有乡村公共交往部分和空间整体格局。完善不影响整体布局、建筑质量较好的已建建筑,而不是一味地大拆大建;整治或改造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外观或材料与乡村整体环境有不适应的建筑;拆除质量较差或对乡村整体风貌有较大影响的建筑,提高乡村整体居住环境质量。据调查问卷显示,57.4豫村民在心目中理想乡村形象中选择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现代发展理念,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历史风貌乡村。[5]
3.4乡村肌理保护和更新的实例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的新春村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乡村,民居建筑分布肌理为典型的散点式,布局自然、尺度亲切,生态和谐,乡土韵味浓郁。但经济落后,住房功能不全、环境卫生条件差,缺乏给水、排污以及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修整,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新春村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及经济的发展条件,兼顾当地的风俗传统,切实重视和保护乡村原有的特色,创建特色新面貌家园。基于对乡村肌理的整体保护,规划建设中着重保持其整体肌理发展模式,保持地域的环境特色与乡土风貌。更新主要是对于新春村现代生活需求中公共设施、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出发,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同时加深对新春村空间肌理中重要节点的详细设计,其中规划主要选择了对乡村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中心、小游园进行重点详细设计。
新春村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有机更新、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对建筑现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乡村建筑肌理的更新提出合理方案,对乡村发展阶段的生命周期制定近远期主要目标,对于乡村设施建设注重实效,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同时当地管理部门要坚持民主协商、以人为本,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对于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改善,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
4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形态飞速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种种文化与文明的冲突问题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的理想越来越高,穿梭于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慢慢发觉躯体的速度早已把灵魂远远抛在身后,回头才发现传统的文化印记一点一点地消失在快节奏生活中,谁不想在享受物质文明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还能守护着自己一片精神田园,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就让我们寻回精神文明世界里的文化,不让物质文明将其淹没。
参考文献:
[1]邢章萍,张健.民居保护刻不容缓———访中国城市风貌与民居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强[J].经济,2012(04).
[2]孟祥林.农村城镇化:国外实践与我国新型城乡形态发展设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
[3]文剑钢,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2013,06:09-19.
[4]周美玉,朱淑贻,仇永佳.整合乡村肌理和城市肌理坚守与积淀城市特征[J].商场现代化,2010(11).
[5]朱霞,谢小玲.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A].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