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泗安镇人民政府农业发展办浙江313113
摘要:2016年“6.20”洪水致使本圩区堤防受损,项目区范围内也多处内涝严重,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该工程任务是防洪、排涝,通过筑堤、建闸、设站、沟通水系等工程措施使圩区的防洪除涝能力达到设计标准,减少洪涝,改善圩内水环境,便于运行管理的圩区,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黄巢圩区水利整治的现状与实际问题,以及工程总体布置、工程组织设计、拆迁处理和工程占地、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仅供交流。
关键词:长兴县;黄巢圩区;水利整治工程;建设
1引言
黄巢联合斗(含泥斗)圩区由黄巢斗和泥斗两个圩区并圩组成,位于长兴县,涉及泗安镇和林城镇两个乡镇。这里简称“黄巢圩区”。黄巢圩区距长兴县城约30km,圩区内农业以粮油为主,淡水鱼虾等养殖业及其他农副产品为辅。
黄巢圩区现状堤防总长度约12km,其堤线根据河道走向蜿蜒曲折,南面以沿山渠道为界,长约4km。圩区东面为泥桥港、李王港,无通航要求;北侧为泗安塘,泗安塘规划航道等级为Ⅴ级,规划河底高程为-1.84m;西面为九亩桥港,无通航要求;南面为黄巢斗西沿山渠道及黄巢斗东沿山渠道,承担山区泄水作用;除沿山渠道外,其余河道沿线部分已建有挡墙,墙顶高程约为4.0-2.5m,堤顶为土路面或砼路面。
目前,圩内土地已初步得到了平整;低压供电网和通讯网已经建成,交通顺畅,经济较为发达,然而为了稳定粮油生产,当地政府和农民对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高农业,提高粮食产量有迫切要求。由于现状圩区防洪排涝能力已不能满足现阶段要求,防洪战线较长,历年水害损失较为严重。特别是2016年“6.20”洪水致使本圩区堤防受损,项目区范围内也多处内涝严重,当地政府及群众对本圩区建设的愿望也十分迫切。
2圩区现状与问题
目前,黄巢圩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①圩区防洪能力不足。黄巢圩区外围河道分别为泥桥港、李王港、泗安塘、九亩桥港及沿山渠道,堤线总长约12km,圩堤由山丘、沿河旱地及河堤组成,堤顶高程为5.5-8.5m左右,堤顶宽度2.5-5m,部分堤防高程及断面均达不到《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的要求。此外,排涝标准需达到10年一遇1日暴雨积水深不大于农作物耐淹水深。根据现场调查,本圩区现状泵站外排流量仅为11.074m3/s,不满足10年一遇排涝标准。②排涝能力不足。圩区外围洪水位较高,现状虽建设有口门建筑物,但现状泵站排涝能力不足,遇暴雨常受涝灾,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上游堤防、圩区防洪标准的提高,本项目区的防洪压力日益严峻。③圩内水系不沟通。圩区内部水系存在多处河道未沟通,无法集中排涝。④沿山渠道过流能力不足。黄巢南侧分别有黄巢斗东段、黄巢斗西段两段沿山渠道,因过流能力不足,堤顶高程不达标,常受暴雨侵袭,受灾严重。⑤白蚁对堤防侵害严重。黄巢外围堤防多受白蚁侵害,威胁堤防安全。⑥防汛道路不足。圩区内部分区域防汛道路不通畅,防汛物资运送不便。
黄巢斗与泥斗圩区已被列入圩区整治计划中,圩区外围河道为山区性河道,20年一遇防洪高程与现状规模对比如下表1-1:
表120年一遇防洪高程与现状规模对比表
可见,设计堤顶高程为部分地段不能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防洪标准需达到20年一遇,需修筑圩堤使堤防高程及断面均能达到《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的要求。
3工程总体布置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为:沿圩外围设置防洪堤以防御外部洪水;沟通内部河道,保障水系畅通;沿河口建闸设站,提高圩区的防洪除涝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工程措施包括:挡、排、疏等。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外围设置防洪堤、沿河设置闸站或排涝泵站、沿山渠道整治、内港水系沟通、白蚁防治、防汛道路、管理房及防汛仓库等七个部分组成:(1)堤防工程:圩区堤防总长11.868km,其中4.503km堤防满足设计要求,圩堤加高加固6.21km,新建防洪墙0.215km,新建防浪墙0.94km。(2)闸站、水闸、排涝泵站工程:重建闸站1座,总装机160kW,闸孔总净宽4m,改建水闸1座,新建排涝泵站2座,总装机231kW,重建排涝泵站2座,装机540kW,改造排涝站2座(更新变压器、出水管、线路等),重建涵闸11座。(3)沿山渠道工程:共整治沿山渠道5.541km,其中黄巢斗西段沿山渠1.209km,黄巢斗东段沿山渠4.332km,重建机耕桥5座。(4)水系沟通工程:重建箱涵13座、涵闸3座、涵洞5座,新建大排渠1090m。(5)白蚁防治:本工程堤防考虑白蚁防治工程1项。(6)防汛道路:改造防汛道路1.55km。(7)管理房及防汛仓库:共新建管理房及防汛仓库800m2(其中管理房200m2,防汛仓库600m2)。
4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位于长兴县泗安镇、林城镇境内,公路水路交通便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外交通以水运或公路为主。根据本工程堤线长,建筑物分散等特点,施工场地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置的原则。在泗安镇和林城镇设工程指挥部,各单体建筑物及分段堤防、沿山渠道设临时施工生产生活区,共需临时房建810m2,临时占地2035m2。
根据黄巢圩区整治工程要求,结合当地劳力状况、资金及工程特点,项目实施总工期为18个月,具体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为尽早发挥工程防洪效益,考虑到现有工程实际情况,待批复立项后立即实施本工程。
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4.87万m3,土方回填8.22万m3,宕渣2.02万m3,混凝土1.65万m3,砼砌块1.78万m2,砼预制板6914块,钢筋制安386.7t。
5拆迁处理和工程占地
本工程占地主要为临时借地,约234亩,工程征地安置措施以一次性经济补偿为主,耕地主要考虑借用。工程涉及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等专项设施,按原规模、原标准和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对于失去原功能不需要恢复重建的设施,给予合理补偿。
6水土保持
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施工期。工程建设中损失和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由工程永久占地引起。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由于项目建设活动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直接影响区。其中项目建设区包括:工程永临时地区、管理带;直接影响区;工程保护带。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为该工程的建设单位。
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弃土:圩堤清基3.50万m3,堤防开挖0.33万m3,利用0.26万m3,闸站、排涝站、涵闸开挖1.75万m3,利用1.40万m3,水系沟通开挖0.68万m3,利用0.54万m3,沿山渠道清淤0.91万m3,清基0.74万m3,开挖6.86万m3,利用5.49万m3,防汛道路开挖0.82万m3,利用0.66万m3,考虑1.33的松散系数,下沉系数1.18后,需堆渣容量8.65万m3。这些弃土需专门设置的弃土场进行堆置,计划利用圩区内老渔塘和取土低洼处进行堆放,待淤泥土自然风干后复耕。
取土:堤防及闸站等需土方共8.22万m3,利用开挖方8.36万m3,不足部分在圩区内取土场就近取土,平均运距为3km,面积20亩。
工程施工临时场地2035m2。雨季施工时对于裸露堆料场应备有工程土工布覆盖,防止汛期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需清除施工工地上的各种临时施工设施,施工临时征地范围内遭到施工破坏的土地要尽快复耕,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场内水田因原有田间灌溉设施被破坏,短时间内恢复为水田困难很大,可改为旱地,以后有条件逐步改造成水田。
为保护土壤、植被,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需对被工程破坏植被后的土地进行必要的绿化,工程完工后,对闸站周边,新建道路和局部堤岸外侧护堤地进行绿化,种植防护林,堤防斜坡植草,以达到固土、保水的目的,防止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8.53万元。
7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实施后对水质、植被、水土流失、水利、交通、社会经济均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对施工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施工“三废”排放引起,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长远影响,并且随着施工结束和治理措施实施,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恢复。
工程环境保护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生产废渣按指定地点堆放;施工过程中防止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强人群健康、劳动保护;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处理;施工期间进行水质监测。工程环境保护总投资为42.2万元。
8结束语
该工程属社会公益工程,其国民经济评价采用8%的社会折现率,基准年为工程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工程施工期为1年半,运行期50年,经济计算期为52年。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4733.53万元。以防洪除涝效益为设计方案的效益,进行国民经济指标计算及敏感性分析,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0.69%,大于社会折现率8%,效益费用比1.35,大于1。对投资与效益单项变化敏感性分析后,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8%,经济效益费用比均大于1,说明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工程属社会公益性质的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基本没有财务收入,经财务初步分析,要维持工程正常的运行,各级政府平均每年还需拨款98.45万元。工程建成后将对黄巢圩区防洪、除涝起重要作用,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报告》.
[2]《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