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深圳市街道景观的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探究深圳市街道景观的提升

黄林

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6

摘要:深圳市街道景观整体的效果比较好,绿化水平比较高,但整体的街道景观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街道小品、铺装、人性化体验上等方面可以更加精细化,提高街道的可识别性,在城市文化的挖掘下提升特色。

一、深圳道路整体情况

深圳的道路建设由最初提出的“先绿化,后美化”的原则,随着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在兼顾本地特色上,逐步向生态型发展。在深圳道路中,深南大道是深圳的一张名片,是城市的坐标轴。深南大道位于特区中部,是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主要分为两段。侨城段是华侨城生态系统和旅游文化的宣传,植物结合道路两侧的景点特色精心设计。城管区段是深圳市政府的迎宾大道,展示了宏观大气的景观特质。近期深南大道的街道景观也在提升改造,每一段深南大道的景观在统一的基础上打造了特色小径。

深圳道路不同区域的街道景观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综合提升改造。

(1)场所休息方面,社交停留的空间乏溃,缺乏遮阴避雨的家具小品。地面硬质铺装样式简单,没有形式感。(2)绿化方面,品质低,植物样式单一,没有层次感。同时需要考虑城市热岛效应,打造海绵城市,兼顾生态可持续性。(3)建筑方面,建筑主题缺失,品质参差不齐,缺乏街区特色。(4)公共设施方面,城市家具小品的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地域特征和智能性。标识系统样式单一,布局不够合理,需要营造智能化的街道景观。在深圳创新的背景下,需要打造智慧城市的街道景观,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带来便利的条件。统筹市政、城管、公安、通管等相关部门的具体需求,一张图模式布点全部街道设施,采用集成化设置方式、模数化体系、智能化设计,打造规整、适用、有序、和谐的街道景观。

图2密歇根大道拍摄婚纱照的人

二、国外优秀案例参考

项目名称:美国密歇根大道

项目特色:按季节精准挑选耐用植物,在不降低美化的情况下减少维护成本。(见图1、2)

借鉴之处:(1)通过丰富的颜色、形态和尺度激活道路。

(2)将植物景观系统与公共空间连接到一起,形成了新的街道步行功能的层次。

三、以深圳龙岗区坂雪岗道路项目为例

(一)坂雪岗项目概况

坂雪岗科技城地处深圳市龙岗区西部,与龙华新区,福田区接壤,面积为39平方公里。它是打造国际科技研发和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也是实施“东进战略”的主引擎。科技城内高科技企业众多,生态环境优越,是展示深圳形象和提升的区域。

坂雪岗科技城山环水绕,北、东、南三面被6座特色(郊野)公园环绕,山间嵌有7座水库,生态本底条件好。坂雪岗科技城,未来将是珠三角创智中轴的战略中枢;深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节点。

(二)坂雪岗的现状问题

现实的坂雪岗科技城的城市空间品质两极分化严重,既有舒适宜人的华为园区,也有杂乱的旧工业区和旧村,更存在现状街道景观品质较低、入口门户节点可识别性较差的问题。政府部门开展了国际竞赛,本次竞赛内容包括坂雪岗大道、五和大道、坂李大道、贝尔路接吉华路等四条城市主要道路和10处门户节点,希望通过相应的绿化景观品质提升,逐步带动片区的整体提升。

(1)道路景观同质化,缺乏特色与可识别性、导向性。

(2)公共空间品质低,配套设施不完善。

(3)原本“以车为本”的道路空间设计,忽略了人(慢行)的出行体验。

(4)山水与城市相互隔离,缺乏生态上和交通上的双重连接。

(5)植物种类相似度过高,绿化配置形式单调。

(三)规划理念

乐行公园道,智享慢生活

坂雪岗生态本底条件良好,在城市道路景观中可以引入郊野公园自然的特色,形成城市全域性休闲旅游模式。人们在公园内漫步的同时,轻松享受智慧科技带来的生活。设计在不改变原有车行、人行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合理整合道路慢行空间,打造以人为本、功能复合、多元活力的特色公园道,为科技城中每天快节奏工作的居民,带来舒缓放松的慢行体验。同时,将智慧技术融入设计,为市民带来更为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助力坂雪岗成为智慧型科技城区!

(四)规划策略

策略一:设计公园道

改变传统的道路模式,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侧绿化带统筹考虑,设计成一定宽度的公园道,营造舒适亲切的慢行空间。同时合理布置系列口袋公园,打造道路未来活力空间。

策略二:营造特色街

根据每条道路不同的功能属性和产业布局,设计各具特色的街区,用不同的颜色主题打造不同的街区特色。

策略三:联通生态网

以公园道为骨架,建立复合、连续、活力、多元的绿色生态网络,并与周边郊野公园形成便捷联通。

(五)道路设计

以坂雪岗科技城的五和大道为例,五和大道全长9.39公里,是外界进入坂雪岗科技城的主要交通门户路线。道路北部毗邻天安云谷,途经华为工业区等区内重要高科技和创意企业聚集地。

设计将五和大道的定位为科技创智街区,以“科技蓝”做为道路的主题色彩。设计运用“光”、“智”、“风”等景观元素的科技展示结合智能科技的街道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智慧、便捷的共享街区。道路绿化以蓝花楹为主题树种,结合蓝、紫色系的开花植物,打造符合深圳智慧时尚形象的城市名片。

其中,街心公园——“光线公园”通过可进入式的“灯泡”、“光廊”、“光线”、“萤火之光”等以光的互动为主题景观,营造寓教于乐的科技趣味空间。

在五和大道和布龙路的交汇处,有一座缺乏互动景观的桥。桥下的空间基本是植物,没有形成活力的空间。在这里,以收集雨水,净化利用为主,打造以科技灯光互动的夜景桥下空间。桥下设计健身场地和儿童活动沙地,丰富桥下的空间。整个街道周边的绿地面积有限,可以满足附近居民的使用需求。

图5桥下空间利用平面图6桥下空间效果图

根据五和大道道路的现状情况,有狭窄的商业过道,也有可利用的建筑退让红线距离。根据不同的可用空间,进行道路断面的两种改造形式,在有可利用的建筑红线退让距离为例,断面设计一:

(1)设计2米宽的快速人行通道;

(2)整合形成公园道;

(3)考虑建筑退让红线空间;

(4)公交站附近增设休息空间。

在以商业建筑附近的道路段为例,道路断面设计二:

(1)设计快速人行通道;

(2)增设花钵丰富商业的空间;

(3)公交站附近增设休息空间。

在植物设计上,颜色以蓝、紫色系为主,适当保留五和大道现有的乔灌木的基础上,增加蓝、紫色系的蓝花楹等植物,打造成为符合深圳智慧时尚形象的城市名片。

在形式上,营造绿化艺术空间,通过植物与城市家具、艺术元素的结合,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道路,改变人们对于公共空间中植物配的传统观念。适当保留现状存在的耐贫瘠、适应力强的凤凰木与秋枫,增加抗风性与遮荫效果俱佳的乡土树种麻楝。

总结

在道路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去了解他们的喜好,设计更舒适的道路景观。在道路的设计上,以公园道为骨架,建立复合、连续、活力、多元的绿色生态网络,并最终与周边城市形成便捷联通。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构建区域洪水安全格局,并作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道路成为城市与郊野公园的联通廊道,能给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的动物资源,实现物种的多样性。公园道的设计给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空间,同时绿地中考虑雨水花园的布置,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砾石的综合作用净化雨水,并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让道路不仅是一种行走的空间,更是让人放松、冥想的空间,也是让人能从中获取快乐,感受生活便捷的空间。让城市的交通更便利,让人们的行走体验更智能。道路景观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让路不再单纯是行走的空间,而是具有公园般惬意的体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