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玉琴胡杰(河南洛阳市中心医院47100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188-01
【摘要】目的探讨容量治疗对预防治疗剖宫产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为两组。麻醉前30min从外周静脉按10ml/kg液体量分别注入6%羟乙基淀粉130/0.4(Ⅰ组)和乳酸钠(II组)。然后实施等比重布比卡因7.5~10mg腰麻。于输液前(To)、麻醉后5min(T1)、10min(T2)和30min(T3)记录BP、HR、SpO2、ECG。结果I组麻醉后5、10、30min各时点SBP、DBP也较术前下降(p<0.05),但术毕时SBP、DB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I组产妇麻醉后5、10、30min、术毕各时点SBP、DBP仍低于麻醉前(P<0.01)。组间比较,I组麻醉后5、10、30min、术毕时SBP、DBP均高于Ⅱ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心率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可有效预防剖宫产妇腰麻后血压下降,有利于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剖宫产妇麻醉仰卧位低血压一直是困扰麻醉医生的难题,腰麻对剖宫产手术阻滞效果好,肌肉松弛。但随之而来的低血压更为突出。据报道腰麻宫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高达85%[1],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流障碍、交感神经阻滞、血管床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有关。因此,术前适当的扩充容量是目前防治仰卧位低血压的最有效措施。本院在对术前应用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溶液分别进行扩容治疗,观察各个时间段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体会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100例,Ⅰ-Ⅱ级,年龄22~38岁,体重65~100kg,术前无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麻醉前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I组)和乳酸钠(Ⅱ组)。两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等以及两组麻醉前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产妇开放外周静脉后,I组静脉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南京正大天晴有限公司),Ⅱ组静脉复方乳酸钠注射液均按10ml/kg在30min内匀速注入后经L2-3间隙行穿刺成功后,注入布比卡因7.5~10mg,产妇仰卧位后继续采用右侧抬高30。体位。感觉阻滞平面上限在T6水平。SBP低于基础值30%或低于90mmHg时加快补液并静脉注射麻黄碱5-10mg。
2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在T1-T3时都有所下降。但Ⅱ组下降较I组更显著(P<0.05)。两组产妇的HR、SpO2、E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I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麻黄碱的使用I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起效快,效果好,肌肉松弛,越来越多的在剖宫产手术当中应用。但仰卧位低血压是目前麻醉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容量治疗是当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常规应用的扩充液体还是以晶体为主。晶体为等渗液,只能短暂扩容,大量输入,可致组织间隙水肿[2]。中晚期妊娠孕妇血容量已较非孕时有明显增加,体液超负荷,组织问隙液蓄积,或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围术期大量输入晶体液可加重产妇容量负荷,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可能诱发肺、脑水肿等。因此剖宫产手术病人扩容以胶体为宜。有人认为在大剂量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容量代治疗时,由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从而影响凝血功能[3]。但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通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降低取代级和改变取代式在满足容量治疗时,对凝血功能影响显著减少[4]。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应用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病人进行扩容治疗对预防仰卧位低血压是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RileyET,CohenSE,RubensteinAJ,etal.Preventionofhypotensionafterspinalanesthesiaforcesareansection:sixpercenthetastarchversuslactatedRingersolution[J].AnesthAnalg,1995,81(5):8386-8420.
[2]嵇富海,马绮,薛占刚,等.扩容对蛛网膜下隙阻滞患者低血压的预防效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2):725.
[3]TurkanH,UralAU,BeganC,etal.Effectsofhydroxyethylstarchonbloodcoagulationprofile.EuropJAnaesth,1999,16:15.
[4]赵亚琴,吕建瑞,王国恩,等.贺斯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时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