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R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64-01【关键词】脑卒中;失语;康复护理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达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选择32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2岁,平均63.5岁、经头颅MRI示脑出血10例,脑梗塞19例,其他3例,康复期留有运动性失语12例,感觉性失语10例,命名性失语4例,混合性失语6例。2康复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当病人感到有压力时,常以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为主,使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同时主动介绍其主管医生、护师,病房环境及同室病友,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减轻其负性心理引起的不适。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治疗护理操作时尽量避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休息;失语者对自身的信息需求明显增大,多用手势加强语言效果,这时如果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不理解其意向,患者心理失去平衡,表现为自卑多疑,所以要加强信息的沟通,讲明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功能康复,缩短康复治疗期。鼓励患者正视现实,培养稳定的情绪,树立康复信心。2.2语言康复训练2.2.1运动性失语的训练运动性失语主要特征为表达障碍明显于理解障碍,语言呈电报文样,以构音训练为主要训练课题[3]。(1)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互动练习发音,即训练者首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正确的发音时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录音机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作比较纠正。首先练习最容易见效的韵母、声母,如发“a”声,或用嘴吹火柴诱导发唇音,用简单的“是”、“不是”让患者回答,说话时速度缓慢,并给患者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2)训练有关发音的肌肉,运动性失语患者,特别是失语超过一个月者,其发音有关的肌肉会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致使患者言语含糊不清。训练时,我们重点指导患者练习舌的伸缩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利用吸气、呼气、吹气及断发“a”音训练鼻咽腔闭锁功能,利用各组合音反复训练发音。反复练习卷舌及舌的左右运动(以舌尖舔两侧腮部粘膜)、鼓腮、嗑瓜子、嚼口香糖等,以促进患者发音准确。(3)词、句训练:单音训周后逐步训练患者单词一词组一短句发音。从简单的单词开始,如"西瓜""床""鸡""吃饭"等。适当提示,如说"吃患者多会接着说"饭"最后说出完整单词"吃饭"如模仿吃水果动作,诱导患者主动说出"吃苹果"。(4)阅读训练: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5)书写训练:重患者从简单字开始如"火""水逐步到单词一句子;轻患者进行单词一句子一短文的训练。这种训练每天10次,每次10min。2.2.2感觉性失语的训练感觉性失语患者主要特征为理解障碍明显于表达障碍,说话流畅,但语无伦次,无法理解其语意。应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
(1)听觉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有意义的方式,如患者原来工作对数字比较熟悉,即可用各种数字规律如1、2、3、4、5或2、4、6、8、10等进行训练声音,由慢到快,从而刺激思维,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2)手势训练,从常用手势(如点头、摇头表示是或否)入手,强化手势的应用,激发其理解能力;(3)诱导应答的训练,对每一个刺激的应答主要用诱导而不是用强迫的方法,如拿出一支笔,让患者说出其名称,若不能说出,护士做写字的动作来诱导,或适当提醒,反复训练;(4)兴趣训练从患者的兴趣爱好入手,如唱歌或打牌等,由于记忆深刻,患者常容易接受。2.2.3完全性失语的训练完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其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严重障碍,一般仅会发出单音。训练应以昕、理解为主,辅以语音训练。此类患者对眼神、语调、表情、手势较为敏感,应以非语言交流训练为主,如以张开嘴表示喝水、吃饭、吃水果,闭眼表示睡觉,手指便器表示大小便,同时发出"吃""喝""尿"的音,再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于势示意让病人看,本组患者经周训练,能用简单的字词及简单的体语表达基本需求。2.2.4不完全性失语的训练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这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故事,练习灵活性,练习语言的运用技巧。3讨论由表中可见康复组言语恢复Ⅳ级以上26例,占65%。而对照组言语恢复Ⅳ以上18例,占45%。常规治疗护理的病人,其语言障碍虽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但远远不能达到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和病人的期望,而采取早期康复训练的康复组病人,其言语功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
失语症的恢复是个动态过程,恢复的原因可能与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的消失、损伤后神经递质活动性的重建、周围血液的再灌注、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快速重组、远隔功能抑制的解除、正常皮层低代谢的恢复等因素有关。失语症恢复的理论依据为脑的可塑性理论,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神经元死亡虽不能再生,但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可以通过侧枝发芽,有可能使去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神经支配;各种功能在脑内具有多层次的调控功能,人脑在执行某一功能时,有许多神经环路和中枢参与,如果执行这一活动的主要区域受损,这个功能的执行将转到未受损的其他或临近的神经元及神经通路上,使原有的功能得到恢复。
失语症患者在言语康复过程中充分注意患者伴发的心理障碍。严禁把病人当作小孩或痴呆病人看待,给予感情上的支持,让患者信赖,促进积极参加交流;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病人要分别对待,急性期的病人训练时间不要过长;个别训练与小组训练相结合,要注意周围环境保持安静。康复前对言语机能要作出详细的评定,有的放矢,制订计划,突出重点。训练课题选择病人感兴趣的内容,训练的量和难度要适度,循序渐进,每次从已学会的项目开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总之,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塑性,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进末端突触再生。在康复过程中治疗师训练方法的严谨、科学、规范是言语恢复的关键。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反馈,治疗者随之进行的评价和手法调整是偏瘫患者康复的基本保证。因此,脑血管病失语症患者给予正确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极大限度地恢复言语功能,对预防残疾,降低残疾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罗少丽.不同类型失语症的康复训练技术[J].中国临床康复,2003,15(7):58[2]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3]闫清,#丽丽.与失语患者的沟通技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30):56.[4]杨桂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1]吉林中医药.2007,27(8):39.40[5]王洋,赵德喜.脑卒中患者排便障碍的护理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338-339.[6]王洋,赵德喜.脑卒中患者排便障碍的护理措施[JJ.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立则,24(3):338-339.[7]房向前.脑血管病人的辨证施护[J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3(5):98.[8]杨桂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JJ.吉林中医药,立即27(8):39-40.[9]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涉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