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险峰(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161100)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114-02
【关键词】去骨瓣/皮下积液腰大池引流
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患者,多经加压包扎,或穿刺抽吸等处理好转或消失,但有少数患者为顽固性积液,积液通常形成囊壁包裹,穿刺抽吸后很快重新出现,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往往需要采取分流手术或者颅骨修补时切除囊壁等处理[1]。有部分病人积液在术后3月内早期出现,此时不适宜行分流或者手术治疗,对2007年1月-2010年4月本科收治的13名此类患者我们采取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3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3岁~55岁,平均42岁。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其中颅脑外伤1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发现皮瓣下积液的时间为术后0.5月~3月之间。
所有病例均见皮瓣外膨,经CT证实皮瓣下积液,且积液量大,对皮瓣及颅内造成压迫。最初均采用加压包扎,穿刺抽吸或积液腔引流等方法处理,效果欠佳。改用腰大池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引流同时头部适度加压包扎,调节引流管高度控制每日引流量在100ml~300ml∕24h,使皮瓣平或略低于骨窗平面。引流时间在5d~18d。
2结果
本组13例中7例一次置管拔管后痊愈,观察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6例拔引流管后复发,其中1例引流14d后拔管,观察积液逐渐增加,半月后再次置管引流10d后好转,1例行囊壁腹腔分流术治愈,4例在病程达3月后行颅骨修补加囊壁切除术治愈,其中1例合并脑积水同时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3讨论
脑出血疾病行去骨瓣减压术时,为达到减压效果,硬脑膜多未缝合,或与周围肌筋膜行减张缝合,脑脊液容易渗透到硬脑膜外,头皮下,发生皮瓣下积液。积液少者无需特殊处理,观察其变化看其能否自行吸收;积液多者引起皮瓣张力高甚或压迫颅内者,往往需要行穿刺抽吸或者积液腔直接引流处理,对于此类处理无效者,多需要行后期分流或者修补颅骨缺损时切除囊壁处理。但因为颅脑出血术后,除了病情重,对患者身体各机能损伤大,恢复慢之外,还因脑脊液多呈血性,且蛋白成分高,还有切口愈合等问题,故使得分流或修补手术受患者恢复状况以及时间限制。修补手术多需在开颅手术3月后进行,分流亦需待脑脊液蛋白血猿煞趾米侥苄惺质踔瘟疲裨蛉菀锥鹿苤路至魇О堋5嵌杂谡庵衷缙?月内顽固性皮瓣下积液量大者,往往会对皮瓣和颅内造成压迫,如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对后期手术治疗同样受到影响。而此时选用腰大池持续引流使得脑脊液循环更符合生理特点,降低皮瓣张力后有助于积液腔囊壁或者硬膜破口的贴覆,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引流未治愈者因缓解了积液对组织的压迫,促进了病情的恢复,可以缩短病程为后期可能的手术治疗起到帮助作用。
关于腰大池引流治疗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效果,可能因为病例数量少,作者观察其治愈率仅53.8%,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率[2-4]。但即便对于引流后复发者,作者认为腰大池引流仍然有其积极意义,其重点在于可以缓解积液对于皮瓣和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压,为术后病情恢复创造条件。由于目前引流管材质的改进及术后护理的进步,我们最长的引流时间可以达到18d,并且在拔管后可以更换椎间隙穿刺点做二次穿刺,极大的缓解了积液对皮瓣及脑组织的压力,也能够为后期的修补分流争取时间,特别是对于3个月内发生皮下积液的患者。
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操作简便,各级医院均可以开展,操作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术后控制好每日的引流量,通过观察骨窗皮瓣张力情况调节引流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定期取脑脊液送常规及生化检查;对于引流时间较长者还应取脑脊液松培养,防止颅内感染的发生,酌情选用抗生素。
因为皮瓣下积液处理有时较为困难,影响患者恢复,后期的分流以及治疗措施家属及患者有时难以接受,故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复习几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血,故我们认为术中注意止血,特别不应疏忽皮下止血,可能会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硬脑膜勿过度电凝,术中尽量避免打开脑室,依据术中情况,应尽量减张缝合硬脑膜,不应直接将硬膜旷置,术后如病情允许,可以行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其目的在于可以促进脑脊液的生理循环,降低颅压,缓解皮瓣区张力,亦可能对避免出现皮下积液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池京洋.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瓣下积液的处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4):370-371.
[2]陈宝智,王鹏程,陈建龙等.腰池置管引流治疗颅脑手术后皮瓣下积液和切口漏液[J].海南医学,2001,12(9):29.
[3]吴进松,赵勇刚,程小兵等.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4):273-274.
[4]马法,梁俊君,刘常权等.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8(4):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