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军雷先强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545001)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20-01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A16型(CVAl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近年流行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发热、口腔粘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带红晕水疱样皮疹,病毒具有嗜心肌特性,可引发心肌损害,甚至导致心肌炎。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各省更多见,广西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均为高发人群[1]。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用药有许多限制,如大剂量维生素C、黄连等都应避免使用。目前对有G6PD缺乏症的特殊手足口病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观察尚报道不多,本文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有G6PD缺乏症的特殊手足口病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751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其中23例为有G6PD缺乏症基础病的手足口病病例,其中男14例,女9,年龄为6个月~5岁。并随机抽取41例同期无G6PD缺乏症基础病的手足口病心肌损害病例作为对照。二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中入院前及入院时均有发热,其中21例为持续高热。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皮疹特点,表现为手足口及臀部丘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特征。
1.3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入院当天均进行心肌酶检查,治疗后7天,10天,14天,21天复查心肌酶。所有病例均有CK-MB和LDH1的升高,有T波或ST段的改变,不伴明显的心律失常。
1.4治疗:有G6PD缺乏症基础病的手足口病病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二磷酸果糖(70-160mg/kg·d)。无G6PD缺乏症基础病的手足口病病例病例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二磷酸果糖(70-160mg/kg·d)、大剂量维生素C(100-200mg/kg/d)和痰热清,均静脉滴注。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x±s)表示,成组设计资料的均数比较方差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心肌损害主要是由于病毒及其毒素直接侵犯心肌后引起心肌细及小血管损伤,可能还与其自身免疫有关。这些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是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内脂质过氧化损伤,使心肌细胞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产生大量自由基,产生脂质过氧化物,使基膜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大量内流,细跑内钙离子超载,导致细胞坏死。从而心肌酶升高,同时膜电位异常,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ST-T改变。
表1两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心肌酶复常
均P>0.05
维生素C能有效地抑制白细胞的中超氧化物岐化酶,也具有抑制细菌的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清除氧的自由基,抑制炎症,保护维持心肌细胞功能,控制心律失常[2],现在主张用大剂量(100-200mg/kg·d)。1.6-二磷酸果糖为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能通过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浓度增加,从而促进钾离子内流,恢复细胞静息状态,增加红细胞内二磷酸甘油的含量,抑制氧自由基和组织胺释放,有益于缺血、缺氧、组织损伤等状态下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对葡萄糖的利用,起到促进修复、改善心肌代谢和细胞功能,使缺血心肌减轻损伤的作用[3]。1,6-二磷酸果糖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但观察中没有一例有静脉炎的表现。
本组资料表明早期抗病毒支持治疗是该病的基础治疗,无G6PD缺乏症基础病的手足口病病例病的心肌损害,联合使用1,6-二磷酸果糖和维生素C,与有G6PD缺乏症基础病的手足口病病例组单独使用1.6-二磷酸果糖两组心肌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G6PD缺乏症基础病对心肌修复的病程无明显影响,除1.6-二磷酸果糖促进心肌修复外,轻症的心肌损害也表现为一定的自限性,观察中没用发现向重症心肌炎转化,可以减轻这类特殊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降低对手中口病的社会恐慌。参考文献
[1]刘家明,任晓琴,陈琼俊,等.广西瑶族与汉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三种常见突变型对比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4):109-191
[2]张运生,叶铭,刘岐山,等.离体工作鼠心再充氧时SOD活力变化的意义及维生素c的作用[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3,12(1):5-8
[3]王文海.果糖二磷酸钠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1996,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