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琴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妇科044000)
作者简介:陈淑琴(1963-),女,山西万荣人,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护理。
【摘要】妇科肿瘤患者常常具有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应贯穿始终,尤其在妇科病人治疗过程中显得更为突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人员应积极采用多种心理护理方法应对病人的心理反应,保证妇科肿瘤病人能够早日康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科肿瘤;心理护理;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26-02
1引言
妇科肿瘤是女性的常见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家庭中的特殊角色、传统观念的影响及性知识神秘化等,易使患者产生除手术本身外的更多心理压力,如担忧夫妻生活、生育能力等。另外,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由于术后患者的生殖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患者自感家庭及社会地位下降,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导致有的家庭濒临破裂,患者心理遭受较大的创伤,给其自身及家庭、社会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用干预的手段使患者的心理向好的方向转变,进而使心身功能达到新的平衡是非常必要的。
2心理护理内涵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过程。
目前,心理护理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科学。主要研究临床护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针对病人由疾病所致产生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运用支持疗法等,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作斗争;针对病人的疾病和病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指导;以及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际关系等,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等。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自古以来医学就强调了护理的重要性,而心理护理则完全贯穿于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之中。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许多疾病,尤其是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美国每年死于心脏病、高血压的人数要比死于癌症与意外事故的总和还多,高居各种死因之首。而许多身心疾病都与生活忙乱、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有关。
患病是机体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是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心理因素影响了生理功能的结果。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都会使病人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因此,必须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护理和治疗,使护理的工作达到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目的。从身心医学的角度来看,完整全面地认识病人,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运用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
3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
3.1恐惧、绝望心理:妇科肿瘤患者普遍具有恐惧心理。在得知诊断为癌症的初期,一些患者会由此而引起恐慌和惧怕,似乎死亡就要来临,惶惶不可终日。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或道听途说所患症状如何可怕,会进一步产生恐惧心理,认为是不可治的“绝症”,心里慌张与害怕的心态困扰患者的思想。由于肿瘤病程长、预后差,因而患者思想负担重,有的患者失去治疗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难以接受现实,对疾病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
3.2焦虑、多疑心理:当患者证实妇科肿瘤不可避免地落到自己的头上时,常常会感到愤怒和沮丧,情绪易激动,可出现攻击行为,把愤怒指向周围的环境和人。有调查结果显示,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比普通住院患者差,主要表现为焦虑、孤独,这与疾病的特殊性、手术对患者个人及家庭的影响和由于传统观念影响,患者不愿将自己得病消息告知他人而自觉孤独有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更差,焦虑、抑郁、愤怒、孤独更为严重,这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因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更大的痛苦,经济上花费多、家庭负担重等原因有关。
3.3期望心理:一部分患者入院后,会期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期望医护人员有高超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在看好病的基础上少花钱,减少家庭负担。他们希望可以得到恰当的尊重和照顾,能够倾听并解释自身提出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最终医院能够以娴熟的操作技术,主动热情的服务完成良好的治疗过程,使自己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4心理护理
4.1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笔者认为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人员最好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奉献精神、丰富的妇科专业知识、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应用能力的高资历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因此要求担任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生活阅历和丰富社会经验,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护理管理者要定期举办各种学习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以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4.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人体免疫系统,应当尽快使患者从惊恐、焦虑、悲伤,甚至绝望中解脱出来。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介绍肿瘤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和成功病例,请治疗成功者现身说法,扫除患者对癌症认识上的误区。有些患者误认为乳房、卵巢、输卵管、子宫等是女性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切除病变的器官有一定的顾虑,这就要求做好患者术前心理准备,让其了解手术程及术后的结果,可使其减少术后的失落感和损失感,逐步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4.3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由一个社会人变成患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使患者产生了一种陌生和孤独感。她们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尊重,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满足患者这一心理需要。医护人员可通过非语言形式的沟通和语言形式的沟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在患者的心目中留下良好形象。交谈是语言形式沟通的主要方式,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多地接触患者,主动交谈,帮助患者建立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妇科患者心理细腻、问题多,医护人员要不厌其烦地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交谈要大方、自然,以减少患者猜疑。遇事沉着、头脑冷静、当机立断,这样才能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4.4提高家属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女性患者家庭观念较强,温暖的家庭和亲人们亲切的关怀是他们生活的动力,应经常向家属讲解陪伴、安慰患者的重要性,劝导他们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对愤怒阶段的患者要给予理解和允许患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应把他们看成不通情理的人,采取回避的方式或对患者做出不满的反应。鼓励家属经常和患者一起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使生活丰富多采,避免患者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4.5保护性措施要恰当:随着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癌症知识普及,大多数人对癌症并不陌生。对患者采取矢口否认,隐瞒病情的态度,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其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和被遗忘感。应当依据患者的个性心理应激准备以及对病程和对癌症的认识,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告诉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让患者了解到医护人员将尽全力帮助他,取得患者的配合。经常向患者传达希望的信息,纠正患者对癌症的错误认识。
5结论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语言引导,或情感支持、鼓励,或暗示、启发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适应环境、促进全面康复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能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同时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各种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于肿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瞿永凤.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9,6(34):84-85
[2]刘娴音.妇科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的探讨[J].中外医疗,2009,20:148
[3]籍敏.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10,17(18):103-104
[4]梁继金.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10,(5):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