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00
摘要:构建源头控制,径流控制和末端调蓄组成的全过程径流控制系统,有效降低径流量。按照试点区内道路、公建、建筑小区等不同建设项目类型,提出各项目的雨水径流控制低影响开发组合模式方案,对地块内LID设施布局提供指引。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实施预计效果
1“海绵城市”系统组合模式
1.1道路LID建设模式
道路路面雨水径流控制应将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组合应用,根据不同等级和不同断面类型道路分别进行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系统组合。人行道应采用透水铺装,道路单侧绿化带宽度大于等于2.5米时,宜采用下凹式绿地滞蓄,绿化带宽度大于等于20米的道路,宜设置湿塘、调蓄塘等措施。根据对区域范围内道路的各项控制要素分析,可用于内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系统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路面雨水→路缘石开口→砂滤池→植草沟→雨水花园→溢流井→市政管网
路面雨水→路缘石开口→雨水净化系统→植草沟→雨水花园→溢流井→市政管网
路面雨水→LID树池→植草沟→雨水花园→溢流井→市政管网
人行道雨水→透水铺装→渗入地下
1.2公建LID建设模式
根据公共建筑的特点,采用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调蓄池、绿色屋顶、雨水桶及透水铺装等设施作为雨水控制手段,可用于试点区内公
共建筑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系统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新建建筑与小区中高度不超过50米的平屋顶或坡度≤15°可采用屋顶绿化,屋顶雨水系统组合工艺如下:
绿色屋顶→屋面排水立管→净化树池(雨水桶→碎石沟)→市政雨水管道;
屋面排水立管→碎石沟→生物滞留带→市政雨水管道;
屋面排水立管→建筑边沟→缝隙式线性地沟→植草沟/碎石沟→市政雨水管
道。
部分屋面排水立管无法直接设置海绵设施,通过整理建筑边沟收集后,再进入海绵设施进行处理,主要工艺:
屋面排水立管→建筑边沟→沉砂池→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市政雨水管道。
广场雨水主要以收集为主,在局部位置设置缝隙式线性地沟,尽量将广场雨
水收集至海绵设施进行处理,主要工艺如下:
广场雨水→缝隙式线性地沟→植草沟/碎石沟/生物滞留带→市政雨水管道。
道路雨水在沿线道路低点外侧是人行道(绿地)的路缘石改为开口路缘石,同时设置雨水净化入渗一体化设施,主要工艺如下:
路面雨水→路缘石开口→雨水净化入渗一体设施→植草沟/雨水花园(如有)
→市政雨水管道。
停车位采用透水铺装,最终通过溢流口溢流至管网系统,主要工艺如下:
停车场雨水→透水砖入渗→植草沟/碎石沟→市政雨水管道。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引至海绵设施,主要工艺如下:
人行道雨水→透水砖入渗→植草沟/碎石沟→市政雨水管道。
对控制范围内雨水进行调控,并设置设备间,经过过滤和消毒后回用,主要工艺如下:
雨水→旋流沉砂设施→雨水蓄水池→水泵→雨水净化一体化设备(过滤、消毒)→配水管道→绿化浇灌。
1.3建筑小区LID建设模式
新建工程硬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每千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调蓄容积≥3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景观水体、绿地和低洼地应具有雨水储存和调蓄功能,人工湖景观区域宜建成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水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停车场等宜采用透水铺装,新建建筑与小区中高度不超过50米的平屋顶或坡度≤15°可采用屋顶绿化。硬化地面雨水收集应采用具有拦污截污功能的雨水口或雨水沟。屋面雨水宜引入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也可通过雨落管接入雨水收集罐。
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工艺如下:
路面→人行道/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溢流口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建筑小区屋面雨水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工艺如下:
绿色屋顶→屋面排水立管→储水桶→碎石沟→溢流井→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屋面排水立管→碎石沟→雨水花园→溢流井→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建筑小区雨水回收系统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工艺如下:
雨水→旋流沉砂设施→雨水蓄水池→水泵→雨水净化一体化设备(过滤、消毒)→配水管道→绿化浇灌。
建筑小区人行道及广场采用透水砖铺装,在透水铺装可通过垫层,引至海绵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工艺如下:
雨水→透水砖入渗→植草沟/碎石沟→市政雨水管道。
2LID设施后期问题
2.1透水铺装
面层出现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进行局部整修找平;当渗透能力大幅下降时应采用冲洗、负压抽吸等方法及时进行清理。
2.2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渗透塘
应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当调蓄空间雨水的排空时间超过36h时,应及时置换树皮覆盖层或表层种植土;出水水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换填填料。
进水口不能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时,应加大进水口规模或进行局部下凹等;由于坡度导致调蓄空间调蓄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挡水堰或抬高挡水堰、溢流口高程;边坡出现坍塌时,应进行加固。
进水口、溢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调蓄空间因沉积物淤积导致调蓄能力不足时,应及时清理沉积物。
2.3植草沟、植被缓冲带
进水口不能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时,应加大进水口规模或进行局部下凹等;由于坡度较大导致沟内水流流速超过设计流速时,应增设挡水堰或抬高挡水堰高程;边坡出现坍塌时,应及时进行加固。
应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进水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沟内沉积物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
2.4湿塘、雨水花园
进水口、溢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前置塘/预处理池内沉积物淤积超过50%时,应及时进行清淤。
应及时收割、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防误接、误用、误饮等警示标识、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及预警系统损坏或缺失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完善;护坡出现坍塌时应及时进行加固;应定期检查泵、阀门等相关设备,保证其能正常工作。
2.5蓄水池
进水口、溢流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应及时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沉淀池沉积物淤积超过设计清淤高度时,应及时进行清淤。
应定期检查泵、阀门等相关设备,保证其能正常工作;防误接、误用、误饮等警示标识、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及预警系统损坏或缺失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完善。
2.6雨水罐
进水口存在堵塞或淤积导致的过水不畅现象时,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及时清除雨水罐内沉积物;北方地区,在冬期来临前应将雨水罐及其连接管路中的水放空,以免受冻损坏;防误接、误用、误饮等警示标识损坏或缺失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