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邹旖廉

邹旖廉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人民医院5468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以及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的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病例,探讨相关的疗效诊断分析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22例。采用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的方法对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结果:A组中有4例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另外5例患者进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术。B组中有5例患者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另外8例患者同样进行血肿清除术。其中A组预后良好为66.7%,B组预后良好率为61.5%。结论:术前患者的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GCS评分

0引言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脑外科外科的常见疾病。发病患者多数有外伤头部创伤史。其中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较少。有研究统计颅脑损伤后发生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约为3%[1],而我路慢性硬膜下血肿占颅窝血肿的1/10左右,其发病率相对较低[2]。但由于其预后情况不理想,在临床治疗有出现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后颅窝的容量较小,但患者的后颅窝出现有血肿,并且随着血肿量的增加,会导致患者出现梗阻性的脑积水等情况[3]。一般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包括有头痛、头晕甚至偏瘫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4]。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以及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的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病例,探讨相关的疗效诊断分析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22例。患者年龄在24岁到39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共10例,女性患者共12例。患者的外伤原因包括有车祸伤5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9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GCS平均评分为7.4分。根据患者治疗前的GCS评分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共9例,其GCS评分均大于8分;B组患者共13例,GCS评分为3~8分。

1.2诊断方法

利用CT做影像学的检查。其中患者多表现为小脑外或者是硬膜下出现有新月形高密度影像。一般高密度影响范围不超过小脑幕。另外通过CT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初略估计患者的血肿量。其中A组患者其血肿量小于10ml的有4组,在10~20ml的有4例,大于20ml的患者有1例;B组患者中,血肿量小于10ml的有4例,在10~20ml的患者有7例,大于20ml的患者有2例。所选患者中,发现出现有脑积水的患者共有6例。

1.3治疗方法

A组中有4例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另外5例患者进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在患者头颅钻孔进行引流。切开硬膜将暗红色的血肿肿块放出,并且置入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一般冲洗至流出液的颜色转淡,变清澈为止。

B组中有5例患者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另外8例患者同样进行血肿清除术。同时还对患者进行骨板减压术,其中幕上下联合入路有3例,单纯幕下入路有5例。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的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的临床预后情况如下表。

患者在治疗后预后良好一般包括为,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得到好转,病情逐渐出现好转,治疗前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得到缓解,并且患者的步态稳健,跟胫膝试验、闭目自立以及指鼻试验等均为阴性结果。待患者手术情况稳定后,复查CT等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有治疗前的硬膜下高信号影响,患者的第四脑室没有出现受压等征象。

3讨论

慢性的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其头部大多受到外伤撞击等外伤史,从而导致后颅窝出现慢性硬膜下出血而形成血肿。但由于后颅窝的较小的生理容量,若患者在后颅窝出现血肿,患者容易并发枕骨大孔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目前对于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晰,但普遍认为,颅内局部炎症反应是导致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由于外伤等因素导致患者血液或是脑脊液影响脑硬膜的边界细胞,使其发生炎症反应,生成肉芽组织等的外膜,该形成的血肿外膜持续缓慢出现,随着病情的恶化严重使得出现临床症状。外伤性慢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发生的原因则有可能包括。小静脉的出血缓慢,在首次外伤CT检查中并未形成可见血肿;患者外伤后采用大量的降低颅内压药物,如脱水剂或是过度的脱气等治疗应用,使得患者颅内压力迅速下降,而使得患者某些幕下处于闭塞状态的血管开放而出现缓慢出血;另外外伤性的颅脑损伤后,使得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出现异常,导致患者的血液凝固系统出现异常,因而出现慢性血肿的形成[6]。一般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将患者颅内腔的血肿进行引流。其中手术引流方法有钻孔冲洗引流术、颅骨锥孔引流术以及骨瓣开颅清除术。其中以骨瓣开颅手术为最传统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创伤面大对于患者造成影响也相对较大。本文的入选患者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少并且还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血肿清除率也相对较高。另外除了手术治疗外,也同样可以采取保守药物治疗。这适用于血肿量较少或是位置较深的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利用药物和患者自身的吸收机制,将血肿逐渐吸收。本文中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1个月后接受复查,可以发现患者的血肿有出现吸收变少。

后颅窝血肿一般较为少见,但是由于后颅窝容量较小,并且患者的脑干处于其间,后颅窝是脑脊液流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强的必经通路所在[7]。因此一旦患者在后颅窝出现血肿,很容易则引起脑脊液的循环出现障碍,患者的颅内压会突然升高,造成患者中枢呼吸受阻,循环被破坏,出现衰竭等。一般若患者在治疗前通过CT检查,估计患者的血肿量超过10ml,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不能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快速解除血肿对脑干以及第四脑室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同时,由于后颅窝的有限容量,因此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随着血肿的形成和扩大,应该密切关注患者颅内的血肿情况[8]。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患者在进行血肿清除手术后,若患者出现脑组织出现坍陷而逐渐膨隆,或是检查患者的瞳孔时发现没有出现回缩现象,瞳孔反而扩大时,应该对患者进行CT检查。

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降低患者颅内压,避免血肿对脑内神经、脑干循环等一些列生理活动造成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有较好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WrightRLTraumaticacutesubduralhematomasoftheposteriorcranialfossa[J].Neurosurg.1996.25:402-409.

[2]AvellaD;ServadeiF;ScerratiMTraumaticintrate-rebellarhemorrhagic:clinicoradiologicalanalysisof81patients.2002.50:16-27.__

[3]李志华,靳怀明.颅脑损伤后后颅窝硬膜下血肿临床诊治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6):40-42.

[4]汪杰,刘补兴,胡小铭.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12):1112.

[5]HecimovicI;BlagusG;KristekBSuccessfultreatmentoftraumaticacuteposteriorfossasubduralhematoma:reportoftwocases[J].SurgNeurol.1999.51(3):247-251.

[6]童武松,徐俊法,沈惠忠.外伤性进展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合并小脑内血肿一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6):650.

[7]单振宇,徐龙庆,王瑞恒.迟发性后颅窝血肿2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137.

[8]KarasawaH;FuruyaH;NaitoHAcutehydrocephalusinposteriorfossainjury.[J].Neurosurg.1997.86(4):62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