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
摘要:情境教学能通过创设各种有效情境,如想象情境,动手操作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情境等方式,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景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已然是个老话题,却又是个不朽的话题。具体的生活情境或虚拟的学习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有效情境”就是指实施有效的情境教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他在情境教学上的一点体会。
一、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想象是创造之母”。在学习过程中,把看到的语言文字的描述通过鼓励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加工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使学生进入忘我的境界,能从中得到读书的乐趣,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会加深一层。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通过补叙课文、续写童话、虚构故事、故事接龙、补换结尾等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而且可以激励学生写出内容丰富、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既训练了语感,又培养了创造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常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1)利用相关课文或故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变色龙》时,或是在给学生讲一段无结局的故事时,鼓励他们去想象、推测故事的结局,或自己另加一个结局。(2)利用艺术作品: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然后鼓励学生推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或让学生听未曾听过的音乐,推测作曲家创作时的情景,尝试将美妙的音乐想象成动人的图画,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或作品的主题。如我曾利用黑白照片《一个抽烟的小男孩》,让学生先想像照片里的人的情况,再谈各自的感受,然后把它写成文章。当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时,顺势引出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此类活动极感兴趣,比按部就班的讲课效果要好。
二、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当中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理顺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些写景优美、人物形象丰满鲜明、故事情节动人的文章时,可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如在复习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时,笔者就让学生把所学古诗运用以画配诗的方法和画图比较法,使学生对古诗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学得更有趣更深入。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如在《春》、《驿路梨花》、《济南的冬天》等的教学中,学生们充满想象的课件作品(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头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此外,还可以组织、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设计板报手抄报、自办班刊校刊,开展课本剧表演,组建文学社等。笔者在职中的教学中就尝试自办班刊《星星点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写稿、组稿、编辑、设计、出版等。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学生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因此在课内,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把巧设问题情境,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质疑——解疑——质疑“的过程中开发创造潜能,学会创新思维。除了教师提问外,还更应鼓励学生反问、驳问。陶行知指出:“要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不仅意味他认真学习课文,还说明他的思维冲出潜意识的门槛,走向创造的广阔天空。如学生在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问到鲁迅到底爱不爱书塾生活时,还是有不少学生提出异议:有的认为他那么留恋百草园,就是不想读书;有的认为他在字里行间都没表现读书有什么好,只说后花园的有趣,可见并不爱读书。当教师遇到此类问题时,当然不能简单地应付阻止学生,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中,得出自己认可的答案,这样的课堂效果往往比教师硬性灌输好得多。
四、创造合作学习环境,通过合作探究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就按优、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小组,也根据大组小行组成各学习小组,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这样,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就以四人小组为单元开展讨论;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就在大小组解决,如再不能解决就全班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这种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劲头。
情境教学方式当然不止于以上几点,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如何做一个有心人,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思考、不断汲取、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走出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爱语文,学语文,从而带来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培,魏雪峰.远程沉浸——实现情境学习的技术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7).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邮编:510700